在經過了七月份的沉寂之后,國內車市在八月即將再次熱鬧起來。目前已經得知,除了今天上市的全新寶馬5系加長版之外,還將有多款重量級新車型在本月登臺亮相。其中不乏專供普通" />
4款即將上市重量級車型
東風日產 瑪馳——國產日產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小型車
上市時間:預計8月21日
日產瑪馳
日產瑪馳
不管是本田、豐田還是一干德系和韓系的對手,人家都有自己當家的小型車,而東風日產多年來只有驪威——一款看上去更像是工具型小MPV的車型。雖然驪威的空間是公認的優勢,但沒有小巧可人的外形設計就意味著會流失不少小型車的主力消費人群——女性用戶。而日產的經典暢銷小型車瑪馳的引入將改變這種局面。
日產瑪馳車身尺寸
日產瑪馳車身尺寸與其他四款車對比 | |||||
車身 | 瑪馳 | 飛度 | 雅力士 | 嘉年華 兩廂 | POLO 勁情 |
長度(mm): | 3779 | 3900 | 3750 | 3950 | 3916 |
寬度(mm): | 1666 | 1695 | 1695 | 1722 | 1650 |
高度(mm): | 1526 | 1525 | 1545 | 1467 | 1465 |
軸距(mm): | 2450 | 2500 | 2460 | 2490 | 2460 |
瑪馳的外形設計俏皮可愛,而它的車身尺寸也相對更加小巧一些。和其它品牌主流兩廂小型車相比,瑪馳的長寬高都不占優勢,但也都不是最小的。不過2450mm的軸距卻是小型車中的較小數值,不禁令人為其內部乘坐空間擔憂。
相比驪威而言,瑪馳的中控臺內飾設計就顯得女性化了很多,大量圓形元素的應用使內飾的親和力明顯上升,盡管在材質上瑪馳還做不到彰顯出較高端的檔次感。
現在的小型車比拼的不僅是造型設計,要想博得更多的關注就要有些獨特的新鮮點。而瑪馳的亮點就是這套e車助手。通過左手邊的小按鈕,駕駛者可以切換行車電腦屏幕上的顯示。其中一個功能叫“智友”功能,它能主動提示駕駛者車輛的保養時間、朋友的生日或重要的紀念日,還會在車主上下車時主動問候駕駛者。雖然有些人會認為這功能沒有什么實際用途,但其實與眾不同的溫馨感覺就體現在這個細節上,而且這個功能是瑪馳全系標配的。
因軸距較短而使我們擔心的后排空間實用性其實還算不錯。尤其是對于1.8米的體驗者來說還能擁有四指的頭部空間,這在小型車里是相當難得的。而調整好前排座椅后,后排腿部空間尚余四指,雖不出眾但也不算令人失望。
瑪馳裝備的這臺1.5L發動機是首次出現在國內的日產車型上。雖然排量略小,但是最大功率輸出達到了79kW,這比驪威的那臺1.6L發動機還要略大一些。而對于像瑪馳這類車型而言,強勁的動力和凌厲的操控都不是應該優先考慮的,舒適輕快的駕駛感覺才和它最貼切,而這也是試駕瑪馳時它向我們傳達的內容。
現在還沒有準確的官方消息,但預計瑪馳會在8月21日上市,全系車型均為1.5L排量售價在7—10萬元。即時東風日產將有兩款個性鮮明的小型車齊頭并進,為男女消費者提供更符合他們要求的車型。
[分頁]北京現代 瑞納——外形更加鋒銳 空間有所進步早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上,我們就和北京現代的這款新車型有過親密接觸。而那次車展實際也是瑞納在全球范圍內的首發儀式。自從前寶馬設計師掌管現代設計部后,近幾款新推出的現代車型都有著運動且統一的外形設計,我們甚至能從瑞納的前臉上看到跑車勞恩斯-酷派的影子。這點相信很多男性年輕消費者會很欣賞。
北京現代瑞納
北京現代瑞納
在車身尺寸方面,瑞納最突出的亮點就是長達2570mm的軸距。在與同級別三廂小型車的比較中,這個數據壓過了眾多對手,甚至已經接近了某些緊湊型車。不過瑞納的高度只有1460mm,這和較低矮的車身設計有關,雖然看上去更有動感氣勢但似乎會影響到后排垂直空間。
現代瑞納車身尺寸與其他四款車對比 | |||||
車身 | 瑞納 | 鋒范 | 嘉年華 三廂 | 標致207 | 雅紳特 |
長度(mm): | 4340 | 4400 | 4297 | 4260 | 4310 |
寬度(mm): | 1700 | 1695 | 1722 | 1680 | 1695 |
高度(mm): | 1460 | 1470 | 1467 | 1468 | 1480 |
軸距(mm): | 2570 | 2550 | 2495 | 2450 | 2500 |
不管是ix35還是瑞納,我們在新一代現代車型的外形介紹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流體雕塑”。這是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可以讓人想象到流動的液體瞬間凝固而形成的立體層次感,或者去親手撫摸一下瑞納的車身表面,也會有相同的感覺。
1.6L車型裝備的16英寸輪轂
瑞納不但有著接近緊湊型車的軸距,其裝備的輪轂輪胎尺寸也達到了緊湊型車的標準。195/50 R16的輪胎不但提升了視覺效果,同時也對車輛的操控和安全性表現有所幫助。不過這的型號只限于1.6L車型,1.4L車型就降低為14英寸輪轂。
北京現代瑞納內飾細節
和動感時尚的外形相對應的是對比感強烈的中控臺內飾。瑞納很不吝惜使用更豐富的材質來表現出符合主流年輕化審美觀的視覺效果,帶亞光銀裝飾的三幅方向盤和盾形中控臺面板就是具體表現。
體驗者身高175cm
我們的擔憂并非多余,瑞納的內部垂直乘坐空間的確受到了車身高度的影響。對于不算太高的1.75米體驗者前后的頭部空間都只有三指,這讓我們覺得有些壓抑。不過寬敞的后排腿部空間可以填補這些不滿,近兩拳的表現已經可以與鋒范相媲美,而相比雅紳特來說,瑞納的空間進步相當明顯。
在實際的試駕過程中,我們對瑞納的兩方面表現比較滿意。首次是其搭載的1.6升γ發動機,最大可以發揮出123ps的功率,這個數據超出同排量發動機的水平水平。因此瑞納的動力表現無需擔心,即便是滿載情況下也能保持足夠的加速能力。第二項令人滿意的是瑞納裝備了電動轉向助力系統,相比液壓助力系統更加輕盈,同時不浪費發動機的動力。雖然其帶來的操控指向性不那么直接,但對于瑞納來說,輕松便捷的駕駛恐怕才是更正確的設計方向。
和瑪馳一樣,目前我們還不能得知瑞納的具體上市日期,之前又預計是8月23日。真的希望這個日子能快點到來,很期待能早點拿到瑞納的測試車,因為我們都對它的0—100km/h加速成績有所期待。
[分頁]比亞迪L3——定位高端的入門級車型新選擇今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展出了多款即將上市的新車型,其中又以緊湊型車比亞迪L3和中型車i6最為搶眼。但當時我們就有一個疑惑:比亞迪已經有了兩款緊湊型車F3和G3,這次又將推出L3,其用意是為何呢?而現在這個疑惑已經有了答案,比亞迪L3的出現將作為比亞迪向高端自主品牌市場進軍的標志,可想而知比亞迪L3的對手將是帝豪EC7或奔騰B50這些售價不太低的自主品牌緊湊型車。
比亞迪L3
比亞迪L3
但除去前臉部分的不同外,比亞迪L3的側面和車尾的設計都與兄弟車型G3有著相似之處。而二者的車身尺寸也十分接近,但和其它自主品牌的緊湊型車相比,比亞迪L3并沒有尺寸方面的優勢,2615mm的軸距也僅是一個正常水平。
比亞迪L3車身尺寸與其他四款車對比 | |||||
車身 | 比亞迪L3 | 比亞迪G3 | 騰翼C30 | 帝豪EC7 | 風神S30 |
長度(mm): | 4568 | 4600 | 4452 | 4635 | 4502 |
寬度(mm): | 1716 | 1705 | 1705 | 1789 | 1740 |
高度(mm): | 1480 | 1490 | 1480 | 1470 | 1465 |
軸距(mm): | 2615 | 2610 | 2610 | 2650 | 2610 |
對于進軍更高端市場的產品來說,我們比較注重的是內部用料和做工上是否有明顯的進步。但比較令人失望的是,比亞迪L3在做工方面沒有太大的改進,中控臺面板處甚至還能看到不整齊的毛邊。不過面板的材質質感還是值得肯定的。
比亞迪L3內飾細節
比亞迪L3配置表
而比亞迪的高端定位自然也有得到體現的地方,首先在動力配置方面,先期上市的只有1.8+CVT車型,這在自主品牌廠商中是個不多見的行為。而最先上市的將是尊貴型和旗艦型,預計售價高達12萬左右,不過它們的車載配置相當豐富。倒車影像和無匙進入啟動系統都是標配,這似乎讓比亞迪L3看上去值得那個價格。
[分頁]起亞 凱尊——全新車型替代老舊的歐菲萊斯這是一款剛剛被打造出來且國內消費者都不太熟悉的車型,不過我們知道它的使命就是取代起亞的歐菲萊斯,因此我們非常歡迎它的到來,原因就是那個上市已經八年的歐菲萊斯的外形設計接受起來實在有難度,而全新的起亞凱尊的外形出自著名的彼得·希瑞爾之手,看上去要漂亮很多。
起亞凱尊
凱尊的定位和歐菲萊斯相同為中大型車,但顯然如果和那些經過加長改進的車型相比,凱尊的尺寸并不足為道,甚至連中型車君越都在長寬高三個方面超越了凱尊。而從國外車型的發動機排量上可以看出,凱尊的檔次定位要略低于現代的勞恩斯,因此其車型尺寸也要略小一些就不足為奇了。
起亞凱尊車身尺寸與其他三款車對比 | ||||
車身 | 凱尊 | 勞恩斯 | 謳歌RL | 君越 |
長度(mm): | 4965 | 4975 | 4985 | 5000 |
寬度(mm): | 1850 | 1890 | 1847 | 1858 |
高度(mm): | 1475 | 1480 | 1450 | 1497 |
軸距(mm): | 2845 | 2935 | 2800 | 2837 |
先期投放國內的凱尊全部搭載2.4升Theta II型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180馬力這和本田雅閣使用的2.4L發動機動力水平相同。但目前有消息稱隨后3.5L車型也會被引進。變速箱方面凱尊使用的是和勞恩斯相同的6速自動變速箱帶有手動換擋模式,因此在動力配備方面凱尊并沒給我們帶來太多的新意。
凱尊的內飾設計沒有一般中大型車成熟沉悶的感覺,大膽的造型設計使整體效果看上去很有時尚氣息,中控臺面板的X型樣式令人印象深刻,而四幅式方向盤也成為新一代起亞車型家族內飾特征之一。
比較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太多的機會去體驗凱尊的乘坐空間,但可以看出其后排的大小并不算特別寬敞,基本和一款尺寸較大的中型車水平相當。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進入國內的凱尊將裝備全景天窗,這種雙天窗設計在中大型車里并不普及,可以算是凱尊的亮點配置之一。而凱尊的另一賣點可能就是其較高的性價比了,預計它的售價將不超過23萬,這對于一款進口中大型車來說的確是很有誘惑力的數字。
總結:
不管是瑪馳和瑞納、比亞迪L3還是進口的凱尊,它們的售價都沒有超出一般家庭用戶可承受的范圍,尤其是前三款針對的就是那些收入一般的家庭或經濟實力不算殷實的年輕消費者。全新的選擇總是令人感到振奮,但目前我們要做的還只是觀望,這些車型的真實表現還要等八月份過去后再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