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手工制作 微縮版“法拉利”拉風上路
25日中午,友愛北路上的行人目光紛紛被一輛車所吸引,原來是盧先生開著自己的“法拉利”出來買菜了。
盧先生與他的“法拉利”
據盧先生介紹,這部黃色“法拉利”長1.8米,寬0.9米,車型屬于雙門跑車型,最快能開到40公里/小時,所有操作均和普通轎車沒什么不同。盧先生得意的說,“這部車是我純手工制作,從配件、上漆,到組裝全是親力親為,這可是我這輩子的驕傲啊”!
駕著“法拉利”上街
對于路人的關注,盧先生顯得很開心。前行,倒車,拐彎,轉圈,盧先生得意的向大家展示起這部車的性能來。路人陳先生說,“我還是第一次見這種自己做的小轎車,蠻好玩的。”
記者發現,這輛黃色“法拉利”雖然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馬達,有掛檔,有手掣,連油門,剎車,離合也一應俱全。
醉心做車 退休生活自得其樂
據了解,盧先生今年63歲,是西鄉塘區文化廣播電視站的退休員工。出于自身愛好,退休后就經常喜歡自己做些小玩意。
做車這個想法源于5、6年前,開始時他只是做些小摩托車,但考慮到小摩托車不安全,于是開始研究做“小”汽車。眼前的這輛黃色“法拉利”已經是“第二代升級版”了。
盧先生開心的說,“平時就去搗鼓這些別人不要的廢鐵皮,馬達之類的部件,拿回來自己加工,做一輛車大概需要半年,玩膩了再重新做一輛。”
鄰里韋先生說,“他就停不下來,好像做上癮了,以前看他做些小摩托開來玩,現在升級做汽車了,平時就開出來買買菜,我們這邊很多人都知道他。”
據盧先生回憶,退休6、7年來,他總共做了5輛車,最初做了3輛小摩托,后來玩膩了便開始做“小”汽車。第一輛“小”汽車由于沒有掛檔,很快便玩膩了,現在這輛車今年剛做,而且還配置了檔位。盧先生惋惜的說,“之前做的車全都送人了,現在就只剩下眼前這臺車了。”
盧先生略帶驕傲的說,“做車給我的退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樂趣,我享受這種從無到有的制作過程,更享受車子做出來后的成就感”。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