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球經濟的高度研討汽車產業發展
國際商報:在汽車工業已有的百余年歷史中,知名的會議論壇很多,但冠之以“全球汽車論壇”還是首次,那么,這一論壇的“全球化”體現在什么地方?
負責人:的確如你所說,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汽車產業還沒有這樣一個平臺。因為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汽車市場,“中國元素”對我們能夠舉辦這樣一個論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具體地說,論壇的“全球化”是不是可以分兩個方面,第一方面,今年的論壇是第一次舉辦,要有很強的針對性。根據汽車行業所面臨的問題,論壇的論題有這樣一個特點,即汽車產業在國民產業當中非常重要,所以在探討的時候一定要站在足夠的高度上,站在國民經濟的高度,乃至全球經濟的高度來談討。
第二方面,我們也看到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除了汽車產業的問題,產業鏈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汽車品牌問題以及汽車產業本身要研討的問題等等。當然,論壇的議題我們是有選擇的,這種新興市場的發展,對全世界汽車產業的構成、新的格局的形成都有著非常重大影響。
從北京車展能夠看到產業的轉移,制造業在向中國等新興市場轉移,這也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對于全球汽車工業也是大事。假如拋開中國市場來看,世界上很多新興市場的興起,對全球汽車產業新格局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站在全球的角度來看,也是需要研討的問題。
另外,隨著資源的緊缺,歐洲汽車越做越小,那么是不是未來小型車將成為發展方向,對所有的汽車制造都是重要問題,也是全球汽車企業需要共同關注的問題。所以,我們力圖能夠涉及到戰略的方向,論壇每年做的側重點都不一樣,今年力爭選擇一些比較大的題目,讓大家來探討。
國際商報:論壇議題如此高屋建瓴,那么,對于論壇的演講或討論嘉賓是不是要求更高?論壇將請什么樣的人發表觀點?
負責人:論壇的參與人員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研究宏觀經濟的經濟學家,二是汽車產業同行,三是與汽車行業相關金融機構。你可以看到,論壇并不是局限于汽車行業的。我認為,現在國內的論壇很多,辦得都很好,且側重點都不一樣,但是我們做的會和大家都不一樣,更側重差異化問題。
經濟學家當然是站在宏觀經濟的角度,汽車產業雖然很重要,但它僅僅是整個國民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既不要太高估它的重要性,也不可以低估了它,因為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宏觀經濟的環境影響。“全球汽車論壇”對產業的貢獻也在于從宏觀經濟領域對汽車產業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汽車產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汽車企業的并購往往都是和投資銀行有直接關系,所以我們要跳出汽車行業,也站在金融行業的角度去看待。
中國汽車產業是在市場化和國際化之中,要想走向世界必須了解國際汽車產業的游戲規則。所以資本市場是很重要的,比如外國公司要賣的話首先要到投行去,有著一套非常規范的程序。將來中國要走向全世界也一定要了解這套規則,要盡快地適應這種國際環境,汽車行業要想生存一定要成為國際化的公司,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中國企業一定要走出去。
國際商報:目前已經確認的嘉賓方便透露一下嗎?
負責人:在宏觀經濟領域有幾位重量級的嘉賓,包括WTO副總干事耶克薩(Rufus Yerxa)先生、中國加入WTO時美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女士、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聯儲顧問普利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教授、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總裁普雷斯托維茨(Clyde V. Prestowitz)先生等。
國際商報:作為組委會負責人,您能不能談一下舉辦“全球汽車論壇”的最根本動機?
負責人:有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辦這樣一個論壇?我認為,作為一個行業機構,有責任去推動國際汽車貿易的發展,打造這樣一個中外汽車交流的平臺,而且也將促使中國汽車真正走出去。
“全球汽車論壇”所營造的氛圍也能讓中國企業感受到國際環境,更能夠感受到壓力:盡管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但我們也不要沾沾自喜;讓大家感受到我們的汽車工業是全球汽車工業的一部分,除了在國內,我們還要走出去,走到全世界。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要考量,不能用以前形成的一種思維方式去考慮。
畢竟是“全球汽車論壇”,中國汽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其中探討的一個方面。而這樣一個論壇由我們在中國舉辦,對于中國企業來講,就有一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去了解全球汽車工業發生了什么,未來會是什么樣,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去探討。
除了做這種大型國際論壇,明年我們還準備做中阿汽車論壇、中歐汽車論壇等等,建立雙邊汽車行業交流,意在推動中國汽車行業走向世界。使中國企業有思想上的準備,能夠對市場有所了解。
國際商報:舉辦如此大規模的論壇,相信困難一定很多,壓力也一定很大,是不是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驅使著你們做這件事?
負責人:事在人為!我們有責任來告訴大家,要成為一個真正有實力、有競爭力的汽車企業,一定要成為在全球都有競爭力的企業。因為汽車是一個全球化的工業,是一個開放的產業,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參與國際競爭,才能夠成長起來。否則,你可以說在中國我是自主品牌,大家應該支持,但是你走出去之后,大家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在同樣的平臺上競爭,所以中國企業一定要有全球意識。
國際商報:“全球汽車論壇”是一年一屆嗎?對明年的論壇有怎樣的考慮?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