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絲、亞麻、純羊毛等系列新穎詞匯一經問世,便立刻吸引了消費眼球,一度扭轉了長期以來以“賣方”市場為主的格局。
其實按種類來講,汽車坐" />
冰絲、亞麻、純羊毛等系列新穎詞匯一經問世,便立刻吸引了消費眼球,一度扭轉了長期以來以“賣方”市場為主的格局。
其實按種類來講,汽車坐墊無外乎柔式坐墊、簾式坐墊、保健坐墊幾大類,只是因產品特性,商家慣性地添加了些引人眼球的詞語。長期以來,由于整個行業技術含量普遍不高,進入門檻低,汽車坐墊的市場競爭主體也在持續增多,當商家難以再尋找可創新的切入點時,攬些“偷換概念”的活也成了司空見慣的事。
消費者成了“冤大頭”
我們不妨先看看中國汽車坐墊發展現狀,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2009年汽車坐墊行業的活力系數高達到107.64,按照這一趨勢走下去,預計未來五年,汽車坐墊市場都將連續出現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
依照以上數據,假設2009年汽車坐墊銷量占整個行業的10%,按107.64活躍指數來發展,那么2010年,汽車坐墊增長比例則高達20%,若是行業總比例不變,汽車坐墊要以這樣的形式發展,其占有比例速度將是驚人的。而未來若沒有很好的行業規范,商家只會是層出不窮地推出系列花式不同的產品。
據筆者了解,一種汽車坐墊的平均生命周期大約為半年,以107.64為參照數據,那么商家必須在一年內推出3款坐墊,才能達到此標準,可是,按市場的發展來看,為何兩者會存在差異?
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 ,商家還會打出“創新步伐是如此之快”、“行業里的一匹黑馬”、“此款式目前獨一無二”等美其名曰的詞匯,而隨后加價便成了自然之舉。
新品問世只是“偷換概念”
長期以來,終端消費對汽車坐墊的選擇是“亂花漸欲”,行業媒體也多次對此進行評價。但是,一旦選購空間小了,商家在賣品牌時打的概念也就少了,誰都知道,當一個產品沒有賣點時,是很難推出市場的,所以,商家只能更換概念,推出“創新”一說,這也就是所謂的“騎虎難下”、“惡性循環”。
據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汽車坐墊完全有概念炒作的空間,雖然市場上存在很強烈的反響,但與此同時,由于消費者需求在提升,市場也會不斷提高空間,為“概念翻新”做功課。這位業內人士同時透露,無論何種種類坐墊,其原材料都包含丙綸、滌綸這兩種化學物質。所以,目前市場上正盛行的維卡、冰絲,其實就是概念炒作,只不過是站在服裝角度,給汽車坐墊冠上一個好聽的名字罷了。
再理理這“藕斷絲連”的坐墊市場,商家完全是騰出空間,做著名為創新,而實質卻是“偷換概念”。
“冤枉錢”就在不經意間流走
正是由于汽車坐墊市場存在這樣的狀況,消費者則會在不經意間多花“冤枉錢”,其實化學材料都差不多,只是表象感覺有所差別,看著高檔的,賣價也就略高,而這中間的差價誰都難得估到。
再者,現場市場上很多都以高端的字樣吸引著消費者,當樣式不再流行時,降價也會成為一趨勢,而這傷害的無疑就只有消費者。
何不把市場所需綜合考慮?何不將價格趨于合理化?讓“偷換概念”的老黃歷滾蛋……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