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祺首款自主車型鎖定中高端級別,其意義與其他國企自主造車不同,廣汽從" />
傳祺首款自主車型鎖定中高端級別,其意義與其他國企自主造車不同,廣汽從首款合資車型誕生便以中高端作為切入點,從標致505到廣本雅閣,再到廣豐凱美瑞,廣汽積累了豐富的制造中高端車型的經驗,所以傳祺作為首款自主研發的車型,從2.0升介入本就在情理之中。
產品線布局明晰
9月3日,自北京車展發布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廣汽集團乘用車公司的首款自主中級車產品“傳祺”正式下線。傳祺搭載自主研發的2.0升發動機,并匹配國產5速手動變速箱和日本愛信5速自動變速箱,其后續車型將搭載1.8升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如此一來,廣汽自主品牌產品線日漸清晰。
從廣汽乘用車工廠陳列室里擺放的發動機可以看到,廣汽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包括1.6升、1.8升、2.0升和2.4升四種排量類型,以及1.8T和2.0升直噴兩款高性能發動機。如此看來,廣汽乘用車未來預計將會有家用型、A級車、B級車、SUV以及MPV等全面的產品劃分。目前廠家已經明確的未來將保持每年投放一款新車的速度。首款車傳祺之后,明年9月份廣汽乘用車第二款自主研發車型將鎖定為SUV,排量預計將會是2.0升和2.4升兩種,1.6升的A級車推出計劃將會在2012年前后。
如此看來,廣汽乘用車自主品牌即將殺入的將會是國內10萬元家轎市場、15萬元國產中高級車市場,以及都市SUV市場,這些市場正好契合了國內主要城市汽車消費區間,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陣營。
40萬產能彰顯底氣
目前廣汽乘用車工廠保持單班5萬輛的生產水平,預計傳祺正式投放市場后,可調整為兩班10萬輛產能。建設在廣州南沙的一工廠,設計總產能為20萬輛,二工廠預計將在2015年前建設完成,包括發動機工廠在內,產能將合計達到40萬輛整車、45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規模。廣汽乘用車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鎖定為年銷售30萬輛以上。
從2007年11月16日傳祺項目動工,到如今每109秒造一輛車,不到3年的時間,廣汽乘用車從無到有,而未來借助合資企業的集團優勢,混合動力的研發、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等先進技術的研發計劃,讓廣汽乘用車擁有足夠的市場競爭的底氣。充足的產能、優勢的技術、豐富的經驗,讓廣汽乘用車對于即將面臨的激烈競爭泰然自若。
引進技術再研發
回顧廣汽乘用車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借助合資力量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是傳祺成功的立足之本。
從廣汽與菲亞特公司合作,到引進菲亞特成熟的166平臺和2.0升發動機,自主研發的基礎已然具備,而生產團隊和管理團隊大都來自集團內部,尤其中層管理團隊有60%的人來自廣本,他們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熟知日系品牌的生產和營銷等各個環節,技術團隊和生產工人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集團內部廣本廣豐兩家合資企業。
尤其是研發團隊,在引進的菲亞特2.0升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了超過500項的革新,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與菲亞特的2.0升發動機相比,動力輸出有所提升,而在節能環保方便則更具優勢。
工廠負責人表示,底盤經過國際專業團隊重新調教后,傳祺2.0升車型與原型車菲亞特166相比,不但沒有遜色,反而更勝一籌。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更充滿信心地表示:“傳祺開起來像寶馬,坐起來像奔馳。”強烈的信心源于強大的技術優勢。廣汽傳祺引進的阿爾法羅密歐平臺與其他國企自主品牌相比更具技術優勢,也使得企業從上至下充滿信心。
精耕細作造品牌
在營銷網絡方面,目前廣汽力爭在今年達到全國50家4S店的水平,其中北京地區已有兩家建成并使用。對應廣汽傳祺首款中高級車,營銷網絡建設將采取少而精的發展戰略。2011年,全國廣汽乘用車專營店仍將控制在100家以內。廣汽希望將傳祺打造成一個品牌,而不僅僅是一款車型,未來傳祺上市后,車型名稱將以傳祺加數字代號的形式。而明年上市的全新SUV也將會有一個響亮的全新的中文名稱。
繼一汽奔騰、上汽榮威名爵、東風風神后,擁有強大合資品牌經驗的廣汽集團也推出了屬于自己的自主品牌,雖然擁有了技術優勢、豐富的生產和管理經驗,以及優秀的營銷團隊,但傳祺的發展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自主品牌發展初期所面臨的品牌認知度不高,口碑積累不強,以及車型耐用度和售后保養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將成為傳祺需要迎接的挑戰。
廣汽傳祺若想真正成為中國汽車的傳奇,還任重而道遠。但中國人自主造車應得到更多的寬容與支持,民族汽車工業才能逐步擺脫為人代工之路,讓自主品牌具備真正的競爭力。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