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電視購車”這一消費模式在成都車市悄然興起,啟新比亞迪、國盛奔騰等經銷商已率先嘗試了這一購車新模式。所謂“電視購車”,是在電視購物欄目中,通過展示車型的優勢與商家的促銷優惠政策來爭取銷量。在車市競爭日益激烈,商家紛紛求新求變的今天,“電視購車”究竟能達到怎樣的效果?會成為一種主流的購車模式嗎?近日,記者對本地商家和消費者進行了一次實地調查。
經銷商調查
電視購車是一種“事件營銷”
在已率先嘗試“電視購車”模式的國盛奔騰,其市場經理嚴薇向記者表示,“這一模式尚不能精確地評估效果。”
汽車作為一個消費大件,與其他消費品不一樣,很難在“電視購車”現場下單。參與的經銷商一般會采取打造一款“專屬”車型,通過這一車型在活動期間的銷量來評估效果。但所謂“專屬”車型,同時也面向展廳以及其他推廣渠道的客戶同時進行銷售,因此,最終的成交量是否完全來源于“電視購車”這一推廣模式,尚不能給出精確判斷。同時,對經銷商來說,動輒10萬元的參與費用,也令“電視購車”很難成為一種常規銷售模式。
申蓉汽車市場推
廣部經理萬平接受采訪時表示,“短期內,對新模式的嘗試必然會對市場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對品牌與車型的推廣也會產生積極效用。但汽車這一消費品的特殊性令其很難成為一種主流的購車模式。身邊都是實體4S店,作為消費者,為什么要通過看電視來購車?準確地講,‘電視購車’只會成為一種‘事件營銷’,而不會成為一種常規的銷售推廣模式。”
而新雙立進口大眾市場經理任超則明確表示,“我們的受眾群體不看電視。”在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的今天,究竟有多少意向消費者還在選擇“電視”這一消遣方式,也是經銷商是否選擇“電視購車”的考慮要素。
消費者調查電視購車擴大了消費渠道
接受采訪的20名消費者,有的表示很看好電視購物的方式,認為擴大了自己的消費渠道;有的則明確表示不會通過電視購物欄目購車。近期有購車需求的余小姐說“電視購物沒有實體感。購買汽車這樣的消費品,必然要通過多方實地
考察和檢驗,才能最終確定,我都精挑細選兩個月了,還沒選好呢,怎么會通過看電視,聽一下有多么優惠,就下單?”
準備換車的馮先生說,“首先我基本不看電視,所以不會通過電視獲取購車信息。另外,看不見摸不著
的東西,實在讓人沒有安全感。我會選擇先在網上查看車型信息,然后去4S店試駕,最終確定車型并議價。這個時候,如果恰好看到了電視上的促銷信息,那么我可能會考慮去做活動的4S店買車。所以,‘電視購車’應該只能算是一次廣告,和網絡廣告、平面廣告一樣,起到讓我們知曉這個事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