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提到新車,喜悅的心情還未維持多久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因為第一次開車出去辦事,就吃了一張“罰單”,200元呢,夠加半箱油了!真是郁悶極了。
在醫院拿到的罰單只是提車半月以來的遭遇之一,這還是偶然的情況,更棘手的是長期停車位不足!單位地處老城區的繁華地段,停車位非常緊張。要開車回來,對不起,停在路邊咪表,收費嗎8元一個小時。不瞞大家說,筆者開會兩次遲到的經歷都是開著試駕車,本意是開車能早到一會兒,沒想到繞了半天都沒有停車位,反而遲到了。現在有同事問我是否開車上班(想蹭車,自己的車也不開來)?記者的回答是“有病啊!8塊錢一個小時呢!我跟錢過不去?”
再拿居住的小區來說,1000多戶,可停車位只有200多個,這不是低估大家購車的能力嗎?發展商早就將車位一賣而空了,你要停車位,買吧!22萬元一個,又有病啊,車都不值這個價,最終只好托人情,找了旁邊一個地下停車場,500元/月,沒有固定車位,也就不能保證隨時有停車位。
這樣算下來,養一輛車僅在停車方面的支出每月就要上千元了,看來,在廣州開車不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所能享受的了,已經變成一項奢侈消費。但記者心中憤憤不平:本想為拉動內需做點貢獻卻遭受如此待遇。廣州停車位的缺口在幾十萬計,不要多,只要投入10個億,估計停車位的缺口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可是,廣州市區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基本上都被用來蓋樓做房地產生意了,還哪里有地方建停車場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