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長假,不少人選擇自駕游來放松身心。自駕旅行,想法不錯,但開車上路要操心的事真不少。比如說,自駕出游,最好別做“獨行俠”;出行前,要備好足夠詳細的路線圖。行車途中,遇到泥濘、水路,怎么辦?
長假剛結束,本報專門找了幾位自駕游達人,搜羅了他們滾燙出爐的自駕心得。計劃在元旦、春節自駕出游的車主,可要看仔細了。
準備篇
出行計劃要顧到當地天氣狀況
出游車隊中,至少要有一位是有豐富自駕經驗的車主。如果參與人數太多,難免出現人多意見雜的狀況。為避免時候抱怨,在出行前最好達成共識,盡可能多開幾次碰頭會。
出行前,要準備好詳細的出行計劃,做好文字記錄。出行計劃越詳細越好,每天的行程安排、景點看點、食宿安排等細節,都要有所標識。
自駕游,路況很重要。在出行前,一定要想方設法了解各地的道路情況。譬如交通限制、最新路況等。制訂行車線路時,要盡量顧及到當地的路面狀況。
同時,由于自駕出行,很有可能因道路、天氣或車輛故障等原因耽擱行程,因此最好在行程中預留一兩天的機動時間。另外,當地汽車快修處、租車公司的電話,也要預先做好功課。
備用工具后勤保障提前到位
拖車繩、蓄電池連接線、三角停車警告牌、備用輪胎,最好隨車攜帶。另外,最好再帶塊抹布,天冷時由于車廂內外溫差會使側窗掛滿水汽,副駕駛應經常擦拭側窗,以保證駕駛員隨時看清側視鏡。
后勤保障,也很重要。為了保證喝上干凈的飲水和清潔的食物,車上要帶一箱礦泉水,準備一些不易變質的食品,如餅干、巧克力、牛肉干等,以備沒有合適吃飯地點時用。
行駛篇
確定頭車尾車,設置車隊編號
不管是幾輛車還是多達十多輛車的車隊,一起自駕出游,最重要的是先確定經驗豐富、熟悉路線的老車手作為頭車和尾車。若以車隊形式出行,最好每輛車上都配備對講機,這樣車隊才能隨時聽到頭車和其他車報告的即時路況,
頭尾兩車所承擔的責任最重。頭車主要負責整個車隊的行車安全,主要應起到帶路、報告即時路況、控制行車節奏等作用。路面是否有異常,是否需要提前變道;超車時是否需要注意被超車輛的駕駛風格;是否有行人出現在路上,需要提前減速;路旁的限速標志限速多少。這些臨時出現的情況,都需要頭車為大家隨時通報,以確保整個車隊順利前進。
常見路況解決技巧
狀況一:泥濘路面
遇到泥濘路面,要特別注意避免車輛打滑。起步時,要根據泥濘路的情況,正確選用擋位和運用油門。只要能夠使汽車起步即可,不可油門過大,以防驅動輪打滑。如果驅動輪打滑不能起步,應掛上倒擋后退少許,再重新起步或直接采取防滑措施(驅動輪下墊上碎石、樹枝等物),將汽車開出。
在泥濘路上,應認真選擇路面的中央或泥濘淺、滑度小、路面較干燥、平坦、堅硬的地方。有車轍的地方應該走車轍,不要怕臟、怕陷,車轍過深時,可以墊一下。
當車輛發生側滑時,盡量不使用制動。如果使用了制動,應立即放開并稍微加一點油,同時把方向盤向側滑方向打,使側滑消除后,再駛入正常路線。如果修正不了側滑,應迅速制動停車。必須使用制動時,應采取“點剎”的方式制動,決不能使用急剎車和急打方向的方法來擺脫側滑的險情。
狀況二:涉水
通過涉水路時,應停車查看水深、流速、流向和水底情況,不能冒險。涉水時應將汽車的分電器、點火線圈等電氣設備進行防水保護包扎。對于部分空氣濾清器在車身下部的汽車,涉水深度不應超過空氣濾清器進氣口,否則發動機的連桿、活塞都會損壞。
車輛通過涉水路后,應檢查車輛,清除水草等編織物,并將電氣部分防水包扎解除后,再繼續行駛。
狀況三:通過傍山險路
選擇到山里游玩的,就要小心傍山險路了。傍山路一般路窄彎多,一邊靠山,一邊靠崖或靠河,對面來車不易預先發現,而且山路多而窄,易使車輪越出路面,給行車安全帶來不利的影響。
因此,應選擇道路中間或靠山的一面謹慎駕駛;轉彎時,應遵守交通法規,按照“減速、鳴號、靠右行”的要領,隨時注意對面來車和路況。遇有危險路段,應停車查看清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謹慎通過,同時應注意車上貨物、車廂等,不要與山體碰觸。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