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這位來自美國奧馬哈的億萬富翁的投資,堪稱比亞迪發展中最傳奇的一筆。但如今,這家年輕卻雄心勃勃的自主品牌車企正在遭遇困境(詳見本報9月13日C1版《比亞迪“系統內危機”》報道)。對于巴菲特而言,“救火”與投資同等重要,這一次,他能充當比亞迪的“救世主”嗎?
老巴“站臺”
9月27日下午5點,剛剛飛抵中國的巴菲特一行乘坐比亞迪純電動車進入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會場。仿佛是為了增加更多的喜慶氣氛,巴菲特特意系了一條紅色的領帶。深紅色圓框眼鏡后的臉上,始終掛著美國式狡黠的微笑。
此前因為等待而略顯寂寥的會議廳頓時熱烈起來,除極少數受邀媒體之外,現場云集了比亞迪1000多家經銷商代表。“一會兒‘股神’給我頒獎,記得幫我拍照。”一位經銷商低聲對他的伙伴說。
在整個過程中,這位年逾八旬的“和藹的老頭”先后四次起身,陸續充當了比亞迪與南方電網簽約、F3DM全球啟動儀式以及向深圳巴士集團頒獎等的嘉賓。當然,他還是沒忘用左手撥弄下左耳上的那一撮頭發——一個全世界投資者都非常熟悉的動作。現場,有人笑言巴菲特是“站臺”來了。
“選擇比亞迪來進行合作,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對大家來說,選擇和比亞迪合作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一個多小時的沉默之后,巴菲特終于開口對臺下的經銷商們說。他表示自己和比爾·蓋茨都試駕過E6,認為比亞迪是技術過硬的公司。
“巴菲特能出席這次活動,我想大家伙估計都會大受鼓舞。”一位參會的比亞迪經銷商表示。
“廣告明星”?
“再也找不到比巴菲特更好的廣告明星了。”《華爾街日報》曾在報道中如是評價巴菲特。
“今天也漲了一些,但不多。”9月29日,儀式開始前,比亞迪的幾位高層聚集在一起,話題依然是“股神”給比亞迪帶來的“廣告效應”。在深圳的第一場活動當天,受巴菲特中國行的利好刺激,比亞迪股份(01211.HK)大幅上揚,截至當日收盤,報57.65港元,漲4.25%。
自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于2008年9月投資比亞迪以來,在國內外媒體的關注下,比亞迪的品牌知名度得以迅速提升。由于趕上了中國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的市場行情,在“巴菲特效應”的刺激下,股市投資者已將比亞迪的股價推高了六倍。這也令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個人財富大幅增加。
但今年以來,比亞迪的股市增勢似乎受到了抑制。巴菲特所持的9.89%比亞迪股份在去年市值最高時價值25億美元,如今卻約為16億美元。
“滅火隊員”?
股票收入下滑,反應了他所投資的這家公司出現的問題——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比亞迪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9%,公司還將2010年銷售目標價下調了25%。此外,鬧得沸沸揚揚的“壓貨門”事件仍是余波未平。
“都說巴菲特這次來(中國)是為了給比亞迪‘滅火’,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盡管比亞迪官方對外界的種種猜測并未做出直接回應,但私下里,有比亞迪高層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巴菲特的行程早在今年3月份便已敲定,后來因故推遲到現在,“那時,比亞迪并未出現那么多風波(指比亞迪工廠違規用地、經銷商‘反水’等)。”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巴菲特,他能來,無疑會給我們極大的鼓勵。”一位比亞迪經銷商老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這(與巴菲特共進晚餐)像是一個‘追星’的活動,巴菲特并不能幫我們解決店里具體而實際的問題。” 危機依舊
或許這位經銷商的話一語中的——“股神”的“廣告效應”可以讓比亞迪在資本市場獲得追捧,但對那些仍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經銷商們,卻于是無補。至于王傳福為比亞迪欽定的公司經營戰略,雖身為股東,但只占10%股份的巴菲特也很難“深度”參與(入股比亞迪后,巴菲特只向比亞迪董事會派駐了一名非執行董事)。
比亞迪的經營戰略是什么?雖然王傳福沒有對外系統的講過,但其連續五年的財報透露了玄機。2005年,初涉造車領域兩年的比亞迪汽車業務僅占其全部營業收入的10%,五年后,這一比例飆升至54%(據比亞迪2010年上半年年報,下同);與此同時,比亞迪賴以起家的二次充電電池的業務比重則從61%降至8%。至于其代工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服務)則基本維持在40%左右。
顯而易見,比亞迪的業務重點逐步向收效快、利潤高(相對代工)的汽車業務傾斜,而這一經營戰略的轉移又和比亞迪財報中未曾做更多呈現的新能源業務(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儲能電站)密切相關。
2009年12月,陜西省公布了《陜南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2009年~2020年)》,其中,作為陜南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十大工程之一,比亞迪將投資225億元建設5000MW太陽能電池項目。比亞迪的這一宏偉計劃超出了目前全球太陽能電池廠商“老大”尚德電力1000MW年產能的五倍。盡管比亞迪方面隨后否認稱這只是一個大的框架,但卻流露出比亞迪向光伏產業“滲透”的野心。
事實上,早在2008年,比亞迪便曾與位于陜南的商洛市簽署了《太陽能電池等項目建設合作合同》,計劃總投資25億元。而截至2010年6月比亞迪半年報顯示,這一項目僅給比亞迪帶來2億元的銷售收入。
“燒錢”的還不止是太陽能,在比亞迪另一擴張領域——儲能電站,同樣如此。2010年9月16日,西藏礦業(000762.SZ)發布公告稱,比亞迪出資2億元受讓其旗下扎布耶鋰業公司18%的股權。有數據顯示,比亞迪的鋰電池儲能電站對碳酸鋰的需求將是電動車的十倍。就在比亞迪向上游產業鏈挺進十天后的9月27日,在巴菲特的見證下,比亞迪與南方電網簽署了MW級儲能電站合作框架協議。
依托核心技術——電池,比亞迪“順潮流而動”涉足太陽能、儲能電站等熱門產業,但這均需要前期巨大的投入做保證,傳統動力汽車也自然成為比亞迪新業務的“供血機器”。不過,巴菲特的到來顯然并無法化解比亞迪的渠道危機。而一旦王傳福無法在最短時間內整肅好自己的“后院”,保證傳統汽車業務給他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那么巴菲特再怎么“救火”也無濟于事。
“這可是個敏感話題。”當被問及“巴菲特是否會增持比亞迪股份”時,比亞迪海外新聞發言人林秘莞爾一笑。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