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底,鄭州建成區內公共自行車配車規模為2.5萬輛,取還點約1400個
2020年,全市公共自行車配車規模為10.4萬輛,取還點約5000個
閱讀提示
下了公交車、地鐵還有一段路怎么辦?打不上出租車怎么辦?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公共自行車即將正式亮相鄭州,與兩年前的公共自行車不同的是,這次公共自行車的出現既有天時——解決交通擁堵的需要,又有地利——政府支持,站點設置有規劃,更有人和——政協委員建議,市民支持,具備了成功的條件。
辦理一個提案:公共自行車即將再現鄭州
10月9日,鄭州市政協召開重點提案督辦會,其中《在鄭州開展“便民自行車公共服務系統”項目》提案的辦理情況格外引人注意。這份提案是由鄭州市工商聯提出的,內容為“以民營資本為主體,建設‘便民自行車公共服務系統’,并將其列入惠民工程”。目前,市規劃局正組織進行自行車交通系統的規劃編制工作。市城市管理局擬將此項工作列入2011年為民辦實事內容。
據了解,去年9月,鄭州市商務局與河南溫商聯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開發“鄭州市便民自行車公共服務系統”協議,后該項目轉由市城市管理局負責落實。
另據最新的消息,今年9月份,鄭州市公共自行車系統規劃研究報告及試點方案通過評審。根據規劃,鄭州市將中心城區劃分為37個公共自行車出行分區;2012年年底,鄭州市建成區范圍內公共自行車配車規模為2.5萬輛,取還點約為1400個。項目近期建設選取以二七區為代表的老城區、以二七商業中心為代表的商業中心、以鄭東新區CBD為代表的商務區為試點范圍,待條件成熟后全面推進。二七區試點范圍為建設路以南、嵩山路以東、長江路以北、京廣路以西范圍;二七商業中心試點范圍為金水路以南,銘功路、二馬路以東,隴海路以北,紫荊山路以西范圍;CBD區域試點范圍為黃河東路以南、中州大道以東、金水路以北合圍區域。到2020年全市公共自行車配車規模為10.4萬輛,公共自行車取還點約5000個。
記者體驗:杭州90%以上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車
公共自行車雖然在鄭州還是新鮮事物,但在上海、杭州、武漢等城市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其中實施最好的是杭州。
今年5月份,記者采訪上海世博會時,曾到杭州專門體驗公共自行車的便利。在杭州市區,公共自行車的取還站點隨處可見,尤其是在西湖附近,大型公交樞紐站、停車場附近、主要景點、中心商業區、集散中心等區域,取還站點非常密集。取還站點類似于公交站點的候車亭,站點放置有自行車停車架,整齊排放著一二十輛紅色自行車,車前安裝有灰色儲物筐。取車時,只需在IC卡(乘公交車、出租車均可使用)感應區刷一下,停車架的鎖車裝置鎖止器會閃爍綠燈,這表示鎖止器已經自動打開,你就可以把車推走使用了,還車時,把自行車推入停車架上的鎖止器里,再刷一次IC卡,聽到“滴”的一聲響,自行車就被鎖住。每輛自行車上還配有車鎖,供臨時停車時使用。
杭州的市民告訴記者,在杭州短途出行,尤其是游玩的時候,騎自行車是最方便的。開汽車反而不方便,一是交通堵得厲害,二是停車太難。那如果借的公共自行車丟了怎么辦呢?“公共自行車樣式都是統一的,有很明顯的公用標志,一般不會有人打它的注意。不僅如此,每輛車上還裝有GPS,如果丟了,很容易找到。”市民還告訴記者一個竅門,杭州的公共自行車1小時內免費,1小時至2小時收取1元租車服務費,2小時至3小時租車服務費為2元,超過3小時按每小時3元計費。因此你在取用時,要算準時間,如果1個小時快到了,就到最近的取還點再換騎一輛,這樣就能一直免費使用了。
據了解,2008年5月1日,杭州在全國率先運行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依托公交,按照“政府引導、公司運作、政策保障、社會參與”的原則構建,運行兩年多,已從最初的61個服務點、2800輛自行車,發展到現在的2000個服務點、5萬輛自行車。目前,在市中心區域,大約每隔300米就可以找到公共自行車服務點,七成以上服務點可以24小時自助服務。
來自杭州公交集團的統計數據顯示,公共自行車初期每輛車每天被租用不到1次,目前日最高租用量已達到32萬人次,相當于每輛車每天被租用6次。在目前平均每天近25萬人次的租用者中,擁有長期租用卡的杭州市民或長期在杭州的外來務工者超過90%。
如何運營:300元押金辦誠信卡 2小時內免費 特制自行車防盜
公共交通系統無法實現城市的全覆蓋,總有一些角落和地點是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無法達到的,公共自行車的推出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河南溫商聯盟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華介紹說,不管是將來坐地鐵還是現在坐公交車,下車后到達目的地往往還需要一個延伸,公共自行車項目重點解決的就是公共交通的最后1公里問題。另外就是方便市民出行,解決市民中短距離出行的問題。市民租用2小時內免費,超過2小時每小時收1元,這是為了使車輛的流轉率最大化。
按照規劃,鄭州本地市民可以憑借身份證辦理用車誠信卡,押金300元,外地人可憑暫住證或由鄭州本地市民擔保辦理用車誠信卡,收取的押金并不由企業自己拿著,而是由企業與商業銀行簽訂專項資金托管協議,由政府實施監控。
那么公共自行車租賃公司通過什么方式盈利呢?曾華說:主要是通過站點和自行車車體廣告的發布來實現盈利,并推動項目的發展和運營。
取還點足夠密集是公共自行車項目成功的必要條件,據介紹,按照規劃,鄭州市二環以內每公里就有一個取還站點,三環以外,每隔1.2公里有一個取還點,公共自行車租賃公司還會按照市民出行的實際需求合理安排站點,如在人流量較大的紫荊山附近就規劃了10個站點。
曾華介紹說,根據鄭州市的城市規劃和出行特點,該公司初步制定了在鄭州市建設1000個站點的計劃,為了讓項目一舉成功,目前已經向市政府提出申請的試點建設數量將不少于200個試驗站點,試驗完成后,一期設置500個站點。選點主要涉及金水、惠濟、中原、二七、管城、鄭東新區等中心區,然后根據政府的統一規劃,完成未來所有站點的建設。為配合這個項目的實施,目前已在籌建終端機房,實施電腦控制,分為市民投訴熱線、事件處理中心、工程維修中心、調度中心、站點服務中心、辦卡中心等多個部分。項目實施后,任何群眾借還的時間和路線,通過終端機房都可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有的站點自行車使用率高,將及時從其他站點調配自行車。
是站點,就會占用一定的道路資源,尤其是對人行道的占用。目前鄭州市市區許多地方的人行道已經喪失了通行的功能,成了自行車、電動車的停車場,各類設施如公交站點、戶外廣告、消防、路燈、交通信號燈等都占用了大量的人行道資源,公共自行車取還站點會不會使這種情況雪上加霜呢?一些市民對此表示了擔心。曾華則表示,公共自行車取還點一種類型是設置在市政道路上,公司會盡量考慮不占壓盲道,不影響道路上現有的綠化設施;另一種類型則是直接延伸到社區或學校里,盡量做到不影響市民的出行。
公共自行車的防盜問題如何解決呢?曾華說,鄭州市的公共自行車將采取統一樣式和色彩,和普通自行車不一樣,為了防盜和耐用,這種公共自行車是由永久自行車廠家研發特制的,所有設計都是“非標件”,所謂“非標件”,就是這種特制自行車裝配零件的大小尺碼和普通自行車完全不同,小偷無法用普通工具將零件拆下來,即使拆下也無法裝配在其他自行車上。這種自行車車胎是免充氣的“發泡胎”,若扎破不影響出行。此外,為了防止出現傳統的掉鏈子問題,公共自行車采取無縫接工藝,由合金材料制成,不生銹,99%情況下不會斷裂,也不用潤滑油。
市民呼吁:設自行車專用道 租賃卡和公交IC卡合并
其實,早在2008年1月份,自行車租賃已被市民熟知。鄭州市民江君龍等人籌劃的“鄭州和諧自行車租賃有限公司”,一直籌劃著開業。
按照這家公司的規劃,公司初步定了30個租賃網點,開創“免費租賃”的新模式。這些網點主要依托社區、停車場。市民只要交300元押金辦張卡,4小時內騎車不收費。超過4小時,每小時收費不到1元。 為何自行車租賃公司再三推遲開業,開業后又最終失敗?普遍的觀點是,得不到政府部門的支持,自行車租賃網點布置起來會十分麻煩,客流量大的火車站、商場等地不能有效設點。
而這次的公共自行車項目顯然獲得了政府部門的支持,似乎具備了成功的條件,那么市民們是怎么看的呢?
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劉毅認為,他非常贊同鄭州開展公共自行車項目。現在鄭州的道路資源絕大部分都給小汽車了,可交通卻越來越堵,目前還不能指望政府來限制小汽車的發展,只能通過引導,使大家更多地選用占用道路資源少、效率高的出行方式。自行車占用道路資源最少,適合中短距離出行,公共自行車作為公交和地鐵的補充,能間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同時他還提出,目前鄭州的很多路上都沒有自行車道,騎自行車成了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公共自行車要想增加吸引力,政府應考慮建設系統的自行車專用道。記者從鄭州市城鄉規劃局了解到,目前該局正在抓緊制定鄭州自行車交通系統的規劃。
一些市民認為,公共自行車的網點一定要密集,要足夠多,尤其是要和公交車站、地鐵站結合起來,以方便市民換乘。
也有市民提出,在上海,辦理公共自行車租賃卡是不需要交押金的,而是通過對租賃卡使用者的信用管理來實現對用戶的管理,如果車主不還自行車或者故意損壞自行車,他的信用度就會被扣除,如果扣完了,就永遠失去了再辦卡的機會。
記者采訪的多數市民認為,公共自行車租賃卡應該和公交IC卡合并為一張卡,這樣使用起來更方便。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