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翎是美麗的,但美麗往往和遺憾相伴,一如美麗的孔雀翎遺失在泰山不復存在。在今年中國車市笑靨如花的美麗中,也不是沒有缺憾。
與今年車市火爆緊隨的,是頻頻的召回。始于豐田的召回門事件,蔓延到幾乎所有的主流品牌。召回的日漸常態化,在說明消費者成熟的同時,也給汽車企業敲響了警鐘,快速發展是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的。
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交通、能源、環保的矛盾也開始計劃,高速增長的車市如何才能持續性增長,這是一個新課題。
貿易保護,這個與危機相隨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地出現,今年以來,中國與美國、歐盟的汽車零部件貿易戰升溫,發達國家的貿易大棒對剛剛復蘇的經濟影響幾多,還是一個未知數。
【召回】 你傷我傷得很深
也許,2010年的車市,召回是最火爆的詞語之一。
從年初豐田一腳踏入召回門的泥沼到之后蘭博基尼、勞斯萊斯、法拉利等眾多豪華車品牌輪番上陣,召回的如影隨形不能不說是今年車市的一個缺憾。
雖然廠家直面自家產品缺陷并主動公布和及時修理,很好地表現出了他們對于消費者的負責態度。但頻繁出現的“召回”事件,也暴露了廠家在個別零部件或制造工藝上的把關不嚴。
雖然豐田總社長豐田章男親赴北京對公眾三度鞠躬致歉,也讓品牌形象受到重創。
今年汽車質量召回大規模爆發,涉及的廠商之多,數量之高都創歷史新高。片面追求擴張而疏于管理、犧牲了質量及零配件共通化的策略是重要原因。
汽車召回門對全球汽車尤其是暴漲的中國市場是一個警示。量力而行——這四個字也成為這一缺憾留給中國自主品牌的警世箴言。
【油價】 老問題疊加新問題
油價,該降不降,該升快升。
油價之所以時刻牽動著車友的心,是因為油價上漲的消息虛虛實實,每隔22天就會見諸報端或網絡,的確是一種折磨,當漲價成為現實,車主們一句“終于漲了!”既是脫離這種折磨心理的釋放,又隱隱透露出一種無奈。究竟油價上漲給車主們帶來多大影響?不需要很深的經濟學功底,算一算就知道。
國內的燃油價格是高是低?消費者說高,燃油企業說低。這是一個永遠也不會有定論的爭執。但一種現實是,某些人深諳漲價三味,想漲不漲,馬上油荒。
但愿新的燃油定價機制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但說徹底解決,大家都知道那是逗你玩。
【貿易戰】 汽車零部件先開打
中國車市拯救了全球汽車業,但這不影響貿易大棒高高舉起,對象還是中國。今年,汽車零部件的反傾銷貿易戰受到了各界前所未有的關注。
10月,歐盟將中國鋁合金車輪進口關稅上調至22.3%,6月,歐盟對從中國進口鋁輪轂征收20.6%關稅。12月3日起,歐盟又開始對中國出口至歐盟的汽車行業用紗線征收關稅,適用時間為5年,關稅稅率高達9.8%。
由此可見,貿易戰的雙方都不可能從中獨善其身,如若真的開戰,“雙輸”似乎是必然結果。“中國制造”想要沖破層層貿易壁壘,除了以積極理性強硬的態度團結一致應對挑戰,最根本的還是要回歸到“以質取勝”、提高技術附加值上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