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停車難,政協委員韓巧玲圍繞社區展開了一系列調研,雙井一帶是她重點調研的地區,最終形成提案《關于解決私家車停車難的問題》后,韓巧玲建議家樂福雙" />
針對停車難,政協委員韓巧玲圍繞社區展開了一系列調研,雙井一帶是她重點調研的地區,最終形成提案《關于解決私家車停車難的問題》后,韓巧玲建議家樂福雙井店與周圍的FESCO公寓、九龍花園等社區實現停車資源共享。但因在現實中遭遇重重阻力,小區和寫字樓各有各的顧慮,錯時停車在雙井一帶還是毫無進展。
理由
上班族和業主都在找車位
“我每次下班回家都要轉上幾圈,才能找到一個車位,如果回來得晚一點兒,基本上就沒什么車位了。”王英(化名)家住雙井地區的九龍花園小區,屬于車位比較緊張的小區。
王英把九龍花園小區的停車難總結為三種情形——回來得早一點兒,也就是晚上6點半左右,基本上可以停在小區的地上停車位;而晚7點才能回到家的業主只能把車停在小區的道路上;到了晚上9點、10點才回家的業主就要把自己愛車的手剎主動松開,找個空地就把車塞下。因為只有這樣,在第二天清晨,小區保安們才能來回推動這些比較“礙事”的車輛,以保證其他車輛在小區內順暢通過。
不僅是九龍花園小區,在雙井東里等小區這些情況也普遍存在。
小區業主晚上回家面臨停車難,外出上班購物的人也面臨同樣難題。
李尚經常到家樂福雙井店購物,在那里購物可以免費停車,停車場大約有數百個車位。這個周末,由于去的時間不巧,他的車在家樂福雙井店停車場轉悠了十來分鐘也沒等上車位。“聽說有來家樂福買東西的顧客會到鄰近小區停車。”李尚嘗試著去附近的石韻浩庭小區碰碰運氣,那里的停車管理員明確告訴他:“不行,這事兒要經業主們同意,我們可不敢擅自讓你停。”
而在上班時,到雙井地區外企大廈上班的李東更是頭疼,因為他要起得特別早,才能保證自己的愛車能夠停在一個比較正規的車位里,“早上8點半之前一定要到,否則沒有車位了,只能把車停在過道上,還不能停在底商的門前,否則你就等著挪車吧。”
現狀
形成提案卻無下文
與車位如此緊張的局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到了白天,九龍花園小區、雙井東里小區等小區的車位就空出來不少。而到了晚上,家樂福雙井店的停車場基本上是空空如也,外企大廈、樂成中心等大廈門前則會空余出30個左右的停車位,而地下停車場則有五六成的空余。
面對這樣的局面,政協委員韓巧玲在提交了提案之后一直在關注錯時停車一事的進展。然而至今也沒有聽到錯時停車的下文;同時,家樂福雙井店則明確在停車場貼出告示說,他們的停車場從23點到第二天早8點不對外開放,擅自停在停車場的車輛會被移走,還要交停車費。
家住雙井地區的一位網友在論壇上貼出了他的悲慘經歷——晚上回到家找不到車位,只好把車停在家樂福停車場,后來發現車輛被保安給鎖起來了。
家樂福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停車場是免費給前來購物的人使用的,夜間停車場并不對外開放,“聽說上頭正在研究相關方案,春節后也許就對社會有償開放。”
顧慮
雙方擔憂的四大問題
安全問題
是什么讓錯時停車在雙井如此難產?
記者來到九龍花園,一位老人提著菜籃在小區道路上慢慢走著,時不時還回頭看看有沒有需要躲避的車輛。“小區的車位白天對外面開放?那怎么行,本來車就夠多了,白天還不能消停一會兒?再說了,現在小區里老人多,孩子也多,社會上的車都開進來了,安全怎么保證?要都是小區里的車輛還都好說,真要出點事,還能找到人,社會上的車輛上哪兒追去?”
不少小區業主都對記者表示,“安全”問題是第一位的,尤其是一些高檔小區。
“我們買這樣的小區,就是圖個清靜,圖個安全,真要對外開放小區車位,那面臨的復雜因素就多了,人就太雜了!”
小區物業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則明確告訴記者,如果把小區停車位對外開放,魚龍混雜勢必給業主帶來安全隱患,車流量增大也會給老人小孩帶來威脅,“還是少點兒麻煩好,萬一出了事,這責任就大了。”而一些社會停車場也有自己的安全考慮——車位在地下,和大樓相連,夜間有車輛進出也不安全。
能否守時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錯時停車”遇到的另外一個障礙就是停放時間難以協調。參加錯時停車的雙方,一般都會規定對方的停放時間。這樣車輛進出時間就受到了一定限制,這對小區私家車主來說不自由,“一旦對他們自由了,我們就麻煩了,他們有可能是晚上十一二點,也有可能后半夜才回來,那我們單位值班人員工作壓力就會加大。”
而小區方面,如遇單位工作人員加班等情況發生,停在小區里的車輛無法及時開走,也會加重小區的停車難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是朝九晚五,如果我回到家早了點兒,發現社會上的車輛還沒走,那該怎么辦?”
費用問題
家住九龍花園的王英對于錯時停車這一舉措舉雙手贊成,因為這樣她就不用回家后一圈又一圈地轉著找車位了。但她并不想為此承擔兩份費用:“我在小區里面停車都是一年交一次停車費,如果到時候我停到相鄰單位,我不希望增加一分錢費用。”
雙井地區一大廈工作人員表示,錯時停車他們歡迎,但是要按照他們大廈停車收費標準執行。而按照大廈收費標準停車,周邊居民普遍反映停不起。相關專家表示,適當降低收費標準,才會有雙贏結果,“既方便了周邊小區居民,又讓大廈有所贏利,何樂而不為?”
不少大廈還提到了責任問題,“車子停到誰那里,誰就要對車子負責,剮了蹭了算誰的?收的那點停車費可能還不夠賠的呢。”
誰來授權
車位是小區內的公共配套設施,所有權歸小區全體業主,物業公司可以按照法律規定向業主出租,收入歸小區物業管理收入,統一用于小區管理和修繕等公共支出。一旦實行錯時停車,就要征得業主同意。然而在一個小區內,免不了存在有車一族和無車一族。面對錯時停車,無車一族又怎么想,他們的利益又怎樣得到保證?
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陳艷艷教授也一直關注錯時停車,她表示這是一個值得推行的措施,但是細節問題需要多研究——小區車位權益歸屬問題要明確;在收費標準上,她建議區別對待,“如果小區的車位白天對外開放,那么對社會上的車輛收費標準相對就要高一些。”管理要求也應該更細致,“小區的車位最好能夠實現動態監控,車位管理員要隨時掌握小區車位的時間分布,比如什么時候車位比較空,能空到什么時間等。”
借鑒
他山之石能否攻玉
上海 會員制打通多個停車場
針對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停車資源浪費和緊張共存的悖論。上海市政協委員、盧灣區體育局副局長沈建青曾建議上海一些機構或團體實行“會員制”停車,把多個停車場“打通”,“會員”入會后可以依據不同的時間段互相享受停車位,以緩解車位浪費和緊張并存的尷尬局面。
巴黎 夜間和周末貨車位共享
巴黎市政府于今年11月29日頒布了一條新法令:自12月1日起把部分送貨車停車位“借”給私家車使用。由于巴黎的停車位一直非常緊張,亂停車的現象比較嚴重,巴黎市政府同巴黎工商會、巴黎商業辦公室以及巴黎警局共同努力了一年,最終推出這項新的規定,希望能夠借此改善巴黎停車難的問題。如果新規定反響良好,將可能推廣到法國其他地區。
此項措施的具體的規定為:在巴黎地區共有9000個送貨車停車位,其中2000個停車位保持原來的作用不變,劃為“專屬停車位”;其余的7000個停車位則有兩個作用:工作日期間,即周一至周五的白天,該車位還是給送貨車使用;非工作時間,即周一至周五的晚上8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以及周六和周日全天,所有的車輛都可以在這7000個車位上泊車,稱之為“共享停車位”。
這兩種類型的車位分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兩條黃線表示“專屬停車位”,一條黃色虛線表示“共享停車位”。如果私人車輛停錯了地方,或者搞錯了時間段,警察將會向車主征收35歐元的罰款,或者把車拖走。
首爾 夜間和周末瞄上學校操場
在韓國,停車難已經成為大多數有車者的一塊心病。為此,首爾市政府想盡辦法在不增加建筑物的基礎上開發停車場所。比如,首爾東大門體育場就在沒有活動舉行的日子向公眾開放停車,大大緩解了這個熱鬧商業區停車場不足的問題。首爾市政府還考慮將一部分學校的操場開辟為停車場,這樣學校周圍住宅的人可以在晚間、周六、周日及寒暑假等學生不在校的期間停放車輛。而學校方面既可以從停車人處得到每月約2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為145韓元)的使用費,還可以從政府那里每年得到1000萬韓元的補助。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