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外觀的造型而言,新陽光的車頭部分家族特征十分明顯,但是又過走中庸之道,不夠犀利。就其今后將成為東風日產旗下的一款主打家用車型而言,顯然這樣的設計是缺乏亮點的。在如今的汽車市場年輕人已經成為了相當一部分的主力消費群體,面對這樣的生力軍,在外觀上沒些特色是很難得到青睞的。
而它最主要的對手鋒范在前臉的設計上就明顯更具現代感,融入了一些時尚元素,棱角分明顯得車身也比較有鋼性。可以彰顯個性的東西,總是容易博得年輕人的好感。當然,造型并不能決定它們誰更適合家用。
其實,新陽光的前臉上在設計上也非常特別的擁有著“X”形的進氣格柵,不過這需要一定的聯想能力才能把它發覺出來。否則,人們會很淺顯的將這個獨特設計的進氣格柵只停留在那個鍍鉻的倒梯形上。相對而言,鋒范的進氣格柵雖然材質上稍遜一籌,但在設計上還是非常有質感的,三條橫格柵上下排序的立體感與層次感非常明顯。
如果說在前臉的造型上,還只是設計理念不同而已的話。那么整個車身線條的設計,就真的要說一下優缺了。側面看過去,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新陽光的車身線條似乎并不那么和諧,以B柱為分界線,前后兩部分似乎是拼湊而成。而在這方面,鋒范的車身造型就顯得有一種一氣呵成的完整。
就算是車身線條,各有所好的可以滿足不同的人群。那輪圈的樣式上,就很明顯可以看得出優勝劣汰了吧。僅僅評價一下輪圈的樣式,有目共睹的都會認為是鋒范的更好看一些,即便你是日產的忠實粉絲及用戶,恐怕也很難牽強的說新陽光的更漂亮。何況在這點上新陽光舒的不僅僅是樣式,尺寸上也小了一號。
在轉到尾部,鋒范的尾部看上上去要比新陽光的高一些,窄一些,顯得與車身結合的更緊湊,雖然頗具動感,但不夠大氣,并且后備箱開口明顯小了很多。這點,新陽光就要稍微好一些,尾部的設計偏于扁平,后備箱蓋占據大部分面積,使得后備箱開口會大一些,但在排氣管上的設計和用料上就要比鋒范顯得單薄多了。
硬塑料與鍍鉻兩種材質的門把手放在你面前,你一定不用消耗多少腦細胞,馬上就能做出選擇,很明顯鍍鉻的材質更顯檔次一些。而且,現在的車型中,鍍鉻材質已經普及,在平民車型消費市場中,還是非常受到青睞的,而且這也有助于提升整車的檔次與質感。
本想對兩款車的儲物空間,如杯架等做一個小對比。可兩款車的杯架數量幾乎一致。連位置都是極為雷同,擋位前的橫置兩個杯架、前門把手處的儲物格,并且后門無儲物能力也如初一折。連一些小的儲物格的數量也非常相近,僅僅是位置不同而已。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新陽光的中央扶手處缺少了鋒范那樣的儲物格,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空調出風口。
無論你是頂配車型還是低配車型。還是有很多共同處可以來對比的,車內的空間就是一項,這是跟配置無關的一個固定值。在座椅舒適度的對比上,新陽光要比鋒范更柔軟舒適。身高180cm的編輯坐在新陽光的駕駛位上,頭部空間還有明顯的富裕。但讓一個體型并不是很高大的工作人員坐在鋒范中,鋒范的空間都讓人稍顯緊迫,尤其頭部與車頂的距離,更是壓迫明顯。
將兩位體驗者前排體驗的座椅不動的情況下,進入后排空間。頭部空間同樣的有限。新陽光的C柱更低一些,可能還會給人感覺更緊迫。不過,鋒范也沒好到哪里去,如果將圖中的工作人員換成編輯的話,恐怕圖中所展示的空間就不是那么惹人喜愛了。新陽光那超卓的腿部空間,真的是讓人喜出望外,這樣的小車空間能擁有這么大的地方,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吸引人的制勝法寶。
結語:
我們沒有苛刻的對兩款車的性能、價錢、材質等地方做對比,因為配置的不同,會有很多偏差。但外觀是不能變的,空間是改不了的,甚至儲物格也都是固定的。這些不能改變的地方對比下來,小編得出的結論是:在外觀設計上,鋒范會略勝一籌,贏得大部分年輕人的喜愛。在車內的對比中,舒適的座椅,較大的空間讓新陽光可以完勝,這樣的車型更適合一些以家庭用車為目的青年消費者。內爭外斗,各有優缺。選擇一款外形更運動,還是選擇一款內在更實用的車,最終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各位自己的手中。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