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斯柯達董事會主席范安德、斯柯達中國總裁羅凱福、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亮以及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經理暨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一起在陸家嘴國金中心接受媒體專訪。這四位對斯柯達中國市場發展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分別從產品、技術、市場和合作等層面,暢談斯柯達未來在中國乃至全球發展規劃。其中,范安德博士明確表示,斯柯達品牌未來發展的最大依托,將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國市場。
目標:未來全球銷量翻番
今年,斯柯達預計實現全球銷售75萬臺,中國市場占總銷量20%以上。中國,已成斯柯達全球第一大新車銷售市場。斯柯達未來的目標,是盡快實現銷量翻番,而中國仍是實現目標的主戰場。
2006年,斯柯達品牌正式啟動國產化以來,上海大眾斯柯達以連續三年超60%的增長速度,成為發展最快的合資品牌之一。目前,斯柯達在中國市場銷售份額占到1.4%,預計到2015年將達3%。
范安德表示,中國是斯柯達品牌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他坦言,斯柯達品牌國際化運作時間還不長,但憑對質量和工藝的不懈追求,斯柯達將會贏得更多消費者青睞,成為國際汽車市場的主流品牌。未來,斯柯達除在中國外,還將重點發展俄羅斯和印度市場。
對斯柯達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之路,新任上海大眾汽車總經理張海亮非常熟悉。他說,斯柯達品牌在中國發展速度遠超行業平均增幅,明銳、晶銳和昊銳在各個細分市場都表現出色,并逐步樹立起良好市場口碑。目前,斯柯達品牌已占整個上海大眾汽車新車銷量的20%,在A0、A、B三個銷量最大的細分市場,已和大眾品牌形成有效配合,擴大了企業在細分市場的銷售份額和競爭力。他認為,未來斯柯達品牌在中國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產品:2013年國產yeti
斯柯達品牌進入中國的前三年,實現了每年引進一款新車的承諾。下階段的新產品規劃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也成為斯柯達能否在中國市場保持快速發展的關鍵。范安德在開場白時高調宣布:2013年斯柯達旗下的SUV車型yeti將引進國產,未來斯柯達全球車型將發展到10個,并都將有序進入中國市場。
對斯柯達品牌的產品線和技術實力,張海亮表現出充分信心。他說,斯柯達品牌進入中國的4年時間里,不斷引進新車型和新技術,有些核心技術甚至超過大眾在中國的技術水平。比如明銳,作為第一款引進國產的斯柯達產品,至今仍然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在豐富這款產品序列;今年明銳就引進了節能環保系列GreenLine和高性能版本RS系列。 2011年,市場會看到更多、形象更豐滿的斯柯達產品,從而對這個品牌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從技術上講,產能可能會成為制約斯柯達發展的瓶頸。張海亮坦言,今年明銳月銷量穩超10000臺,如果產能充足,還有很大增長潛力。
對手:在全球對陣韓系車
此前在斯柯達高層關于競爭對手的表述,曾引發業內人士的擔憂。業界的憂慮是:以韓系車為對手是否意味著因為成本競爭等原因,斯柯達品牌會弱化產品更多運用全新技術和相關配置。范安德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說,作為一個全球運作的汽車企業,大眾汽車旗下有多個品牌,品牌之間必然有分工,斯柯達的任務是在全球對陣韓系車,而斯柯達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品力。作為全球第四大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斯柯達不會改變他的定位。
張海亮則用最簡單的方式打消了這個疑問。他說,在上海大眾,斯柯達和大眾共用生產平臺,也共用質量管理標準,兩個品牌沒有主次之分。這也是斯柯達在中國成功的重要原因,斯柯達的品質和定位不會因為競爭對手而改變。
合作:上海大眾主導中國市場發展
隨著斯柯達中國的成立,斯柯達強化中國市場的意圖已十分明顯。但是,剛剛從大眾中國掌門人的位置上赴任斯柯達董事會主席的范安德,是否會像他在大眾中國時代那樣,追求對品牌運行的掌控權,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張海亮表示,斯柯達品牌在中國運營由上海大眾主要負責,不會因斯柯達中國的成立而改變。羅凱福也明確表態,斯柯達沒有任何理由改變現在的經營格局和現狀,斯柯達總部對上海大眾斯柯達非常滿意。斯柯達中國不是一個獨立法人,而是一個溝通歐洲總部和上海大眾的橋梁。雙方均表示,斯柯達在中國的繼續成功是雙方最根本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的主導工作將由上海大眾完成。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