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換標已成國內汽車自主品牌“流行風尚”。
繼福田汽車、北汽集團和長安汽車(微博)先后發布新車標,長城汽車近日表示,明年將啟用全新標識。那么,此番國內汽車自主品牌集體 “變臉”,究竟意欲何為?
換標風潮 “風力”陡然增大
回溯近年來國內車企發展歷程,換標風潮早已有之。
自2005年哈飛汽車(微博)三廂車型賽豹在哈爾濱下線并使用“雙星”標志至今,國內已有不下10家自主品牌車企換了車標。只不過,近來這股換標風“風力”陡然增大。
一個月之前,長安汽車發布全新品牌戰略和四大品牌新標識,包括企業品牌標識、主流乘用車品牌標識、商用車品牌標識和公益品牌標識。在長安汽車新品牌戰略中,客車等商用車依然沿用原來的“草帽”標,而微車、轎車等乘用車則改用新設計的V型LOGO。從新標的“變臉”,我們約略可以看出,未來長安汽車將乘用車和商用車銷售網絡進一步細分,以應對新的市場競爭。新啟用的V型乘用車標,也預示長安汽車將全力發展該細分市場。
9月28日,北汽集團發布全新統一的集團品牌標識。以人形“北”字為設計出發點的北汽集團品牌新標識,既體現了北汽的地域特征,又表明了“以人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隨著新標識的發布,北汽集團基于薩博技術的4大平臺產品研發已全面展開。根據規劃,在未來5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在9大平臺上將陸續推出20余款新車,全面覆蓋從A0級到C級轎車、輕重型越野車和交叉型車系列產品線。換標,成為北汽集團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新起點。
8月28日,福田汽車集團發布“鉆石”新圖標,新品牌形象將伴隨福田的2020戰略走向新的目標。今年,福田汽車將超越奔馳成為全球最大商用車企業。此番換標,更符合國際審美觀,也是福田為打造全球運營能力,完成由本土品牌向國際品牌跨越邁出的重要一步。
全面升級 車企換標原動力
如果說,車主個人換標是為了面子;那么,自主車企換標的動力又來自哪里?業內普遍認為,全面升級或許是其主因。
一是產品升級。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的換標動作,多體現在新車上。一來可提升新車形象,二來可與原有產品進行區分。在微車領域成績突出的長安汽車推出“奔奔”后,為對微型車與轎車進行嚴格區分,在“奔奔”上采用酷似盾牌的全新自主品牌轎車徽標;長城的新標志也只會出現在新推出的轎車上, SUV及皮卡仍使用老標志。另外,江淮瑞鷹 SUV不用JAC車標,而采用全新的“五角星”車標。
二是市場升級。除形成產品差異化競爭外,有些廠商也希望利用換標這個契機,對未來打開海外市場奠定良好的品牌基礎。吉利汽車總裁李書福曾說,吉利之所以更換標識完全是為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業界也認為,隨著中國車企海外市場的不斷拓展,包括品牌標識在內的市場戰略和品牌戰略必然隨之調整?梢灶A見的是,大多數國內車企原有品牌標識設計理念老化,以圖解式為主,往往過于強調企業的名稱和個性特征,帶有明顯計劃經濟痕跡;要想在搶灘海外市場中贏得主動,品牌形象的國際化無疑也是當務之急。
三是品牌升級。時下,不少國內車企紛紛推出企業標識和產品標識。之所以將兩者區分,大都是從企業長遠發展考量。之前各大國內汽車自主品牌如比亞迪、長城、吉利、江淮等車企的“換臉”,最主要目的就是力圖擺脫“土”的形象。因為長久以來,消費者心中的自主品牌大都為“形象低、品質低、價格低”的“三低”產品,改變形象成當務之急。這一輪車企換標風潮中,大多數車企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是為換標而換標,品牌形象提升的訴求不言而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