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治理交通擁堵"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問診城市“汽車病”:不僅僅關乎治堵
2010年12月13日來源:本站編輯

近日,北京治理交通擁堵的方案引起各方關注,這背后是中國城市“汽車病”日益嚴重的不爭事實。

“首都”成為“首堵”并非戲言。日前,一位同事去北京參加論壇,晚上約友人吃飯,不幸的是,暢通情況下半小時即可到達的目的地用去了他兩個多小時時間,而且這還得益于他機智地采用了四種交通方式組合——搶的士、換地鐵、擠公車、急行軍。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2010年8月24日發布的世界“堵城榜”上,北京位列榜首。

“汽車病”正在悄悄地蔓延。除北京之外,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交通擁堵的城市數量和擁堵程度,正在和中國汽車銷量的增速一樣狂飆突進。擁堵成為很多城市市民不得不接受的一種生活方式。

但“汽車病”絕不僅僅表現在擁堵這一方面,大量的汽車消費正導致綜合性社會問題的出現:汽油消費激增、油價高企、空氣污染、小區停車矛盾激化、道路安全降低,等等。

擁堵蠶食了汽車最原始的功能——高速便捷。一線城市市民因擁有汽車而享受到的便利、舒適度正急速下降。而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也給城市帶來了沉重負荷,頻繁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不幸的是,治理擁堵絕非易事,甚至可以說是個世界性難題。東京、香港、倫敦等都曾為如何治理城市擁堵舉行過激烈辯論。目前常見的治理方法是,提高汽車使用門檻,主要措施包括車牌限號行駛、征收擁堵費、提高中心城區停車費、提高汽油價格等;北京此前曾還傳出過“限購”方案。

看起來不錯的治理手段卻往往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以北京為例,車牌限號行駛政策出臺后,很多家庭又購買了一輛車,不僅對解決擁堵作用不大,還使得不少小區停車越發困難;再譬如,“限購”風聲一起,北京汽車銷量猛增,多家4S店創下銷量新高。

反思城市“汽車病”,我們不僅要問:為何人人想買車,為何大家不愿去乘地鐵、公共汽車?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城市功能區規劃、公共交通規劃與配套建設跟不上城市發展速度。以公共交通建設在全國最為領先的上海為例,其地鐵1號線早高峰的嚴重擁堵甚至擠壞車門的狀況,足以讓很多上班族望而卻步,不得不萌發買車代步的想法。正如一位朋友戲言:“我寧愿堵在自己的車里聽音樂,也不要被人擠成沙丁魚。”

中國很多城市都有“建設世界級大城市”的遠大抱負,但是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問題卻在不斷警醒著我們,一味求大的發展模式已表現出種種弊端。擁堵只是一面鏡子,其折射出的是面對汽車與人口激增帶來的城市治理綜合問題。

不管對北京還是對其他城市而言,“汽車病”只是城市綜合管理機制不完善形成的慢性病之一,比道路寬廣、交通順暢更缺乏的是,部分城市在公共治理、城市文明等軟件建設上捉襟見肘,想讓城市變得美好,我們除了治標更要治本。

TAGS:汽車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