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國內的中級車市場,英菲尼迪G系列一直扮演著類似冷面殺手的角色" />
作為日產集團的高端品牌,我們在以往的英菲尼迪產品中看到了許多日產元素,就像G系列脫胎自日產Skyline一樣,其實M系列在日本就是日產風雅,只不過在細節部分塑造的更加豪華,也融入了更多英菲尼迪的專屬品牌特性。
作為一款中大型轎車,造型方面自然不能像G系列那樣張揚,全新的M系列更加端莊大氣,鍍鉻進氣格柵尺寸很大,與其呼應的前大燈造型也是英菲尼迪的一貫風格。車身線條非常柔美,但也不乏應有的力量感,比如引擎蓋上突起的兩道弧線,絕對的英菲尼迪范兒。
此次試駕活動我們被分配到一臺M25豪華型,在其之上還有M25奢華型,奢華型在配置方面與更高端的M37幾乎相同,兩者外觀的差距非常細微,細心觀察,在前保險杠下方的進氣格柵上,M25奢華版安裝了一個尺寸很大的紅外儀器,它的功能我們之后再詳細說,只是這個完全裸露的高科技裝備,會不會比較容易被前車卷起的石子擊中呢?
英菲尼迪M系列的長寬高分別為4945mm、1845mm、1500mm,軸距正好是2900mm,整體側面線條被前后隆起的輪拱夠了的充滿力量感,但整車的線條絕不生硬,短前懸長后懸的設計手法和上揚的車身腰線令M系列看上去更加動感。
18寸雙五輻輪圈也采用了偏運動的式樣,245/50R18的鄧祿普SP Sport Maxx輪胎也在運動和舒適性之間找到了合適的平衡點。
C柱部分下滑的比較明顯,與短小的尾箱銜接的非常順暢,行李箱上微微上揚的尾翼也凸顯了英菲尼迪品牌的運動基因。LED尾燈結構比較復雜,鍍鉻飾條以及英菲尼迪LOGO令車尾比較簡潔,而右上的“M25”則是區分車型的最佳方式。
即便擋住方向盤上的LOGO,也可以認出這是一輛英菲尼迪。車內采用了大量的真皮覆蓋,視覺和觸感都非常到位,深色桃木與銀色金屬裝飾點綴的也恰到好處,中控臺上的石英鐘似乎成為了英菲尼迪的一大標志。
中控臺整體布局也同樣似曾相識,大部分常用的空調和音響按鍵都被安放在頂端的“控制平臺”上,中間的圓形旋鈕更加精致,旋轉的手感也更出色。中控臺頂端的觸摸屏可顯示非常豐富的信息,包括導航、空調、音響以及車輛信息等。
在控制平臺上我們注意到了Forest AC空調系統,它結合了等離子發生器和葡萄多酚空氣過濾器,可以自動感知車內外的控制質量,從而自動調節內外循環保證車內擁有充足的新鮮健康的空氣。
短小精悍的換擋手柄握感相當出色,同樣需要時常握住的還有造型比較粗壯的四輻式多功能方向盤,上面集成了音響以及巡航定速控制按鍵,并且采用了方便的四向電動調節。
M25奢華型和M37裝備了由BOSE為其量身打造的5.1環繞聲高級音響,BOSE的工程師在車內一共布置了16只高保真揚聲器,尤其在前排座椅肩部一共四只揚聲器,能夠更精準的定位車內聲場,要特別提出的是Bose 引擎諧波降噪技術(EHC),可自動發出與引擎噪音相抵消的反向信號,讓車內始終保持靜謐無擾。
前排座椅寬大而舒適,同時附帶了非常全面的舒適功能,包括多向電動可調、兩組記憶功能、電動腰托以及加熱/通風功能。后排座椅同樣擁有非常豐富的功能,除了可左右獨立加熱外,還可以控制車內的音響和空調,并且可以通過按鈕獨立改變后排座椅的坐姿,另外,還為后排VIP乘客提供了兩個尺寸尚可的液晶屏。
雖然擁有2900的軸距,但M25的車內空間算不上寬敞,前排駕駛者的空間還算充裕,不過后排空間并沒有想象中的大,身高1.8M的乘客在調整好前排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間有兩圈左右,如果將坐姿調到比較舒適的狀態,腿部空間所剩無幾。而且后排坐姿比較高,雖然營造出劇院效果,但頭部空間是在談不上寬裕。
422升的行李箱空間中規中矩,后排座椅并不能向前放倒,只能通過座椅中間的通道往行李箱里望一望……
此次在國內上市的英菲尼迪M系列分為25和37兩款車型,由于國家進一步限制大排量汽車,所以并沒有引入在北美備受推崇的M56,剛剛在G系列和EX系列上出現的2.5升V6發動機再一次被裝配在M系列車型上,并且一口氣推出了三款配置,而M37只有一款頂級配置車型,不難看出英菲尼迪在國內市場上主推的就是我們此次試駕的M25。
最大功率173kW,最大扭矩253Nm,這就是這臺2.5升發動機交出的成績單,配合7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官方并沒有給出0-100的加速數據,我們會在之后的借車試駕中進行實測。整體的駕駛感受偏向柔和舒適,當然,這也是這種中大型轎車最應該重視的環節,包括轉向、懸掛等硬件結構都展現出了比較柔和的一面,懸掛系統的吸震能力非常出色,可以過濾路面上絕大多數的坑洼,乘坐舒適感絕對算上乘。
不過“運動”也是英菲尼迪品牌的精髓之一,所以M系列裝配了Infiniti-Drive駕駛模式選擇系統,分為雪地、經濟、標準以及運動四種模式,不同的駕駛模式會調動包括變速器、行車電腦以及油門在內的眾多方面,體現不同的駕駛感受。運動模式下變速器和油門變得更加靈敏,發動機轉速比較偏愛高轉速,所以即便是M25也能獲得比較出色的動力性。而經濟模式則比較特殊,當行車電腦發現駕駛者采用比較激進的駕駛方式時,會自動向油門傳遞信號,而此時油門就會產生一個反方向的力,提醒駕駛者采用更加柔和的駕駛方式,如果碰上需要超車時,大腳油門會解除這種限制。
M25奢華型和M37上還裝備了全速度范圍主動巡航系統,在超過60km/h時可啟動的主動巡航系統相信很多朋友已經見過,而在時速60km/h以下時,英菲尼迪則用一套名為DCA系統保障車內乘員的駕駛安全。簡單來講,系統會通過車頭的紅外接受來判斷前方是否有車,并且可以實現車距控制以及自動制動等功能,在開啟DCA系統后,即便加油向正在行進的前車沖過去,系統會立刻自動制動并伴隨著聲音提示將車距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就算前車剎停也不怕,系統同樣會隨著前車一同挺住,同時保持3秒并用聲音提示駕駛者接管,只是這套智能系統只能在時速60km/h以下使用。
在試駕活動上,廠家還安排了短暫的場地試駕,主要展示了M系列的操控性和動力性,M25在應付繞樁和緊急避讓等項目時還是比較靈敏的,并沒有因為過大的車身而顯著降低操控性,當然,具體的測試數據還要等之后的借車試駕時才能為大家展現。
結語:在M系列和QX系列正式上市后,英菲尼迪全系產品均以登陸中國市場,49.8萬-65.8萬的價格區間正好處在傳統行政級轎車的競爭區域,同級別市場中充斥著太多品牌過硬、產品優秀的競爭對手,能否成功還是要市場說了算。不過從產品的角度來講,英菲尼迪的品牌效應還是會吸引一些偏愛運動性轎車的消費者。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