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用品是指汽車出廠后應用于汽車改裝、汽車美容、汽車裝飾等汽車零部件及相關產品,傳統可以分為汽車電子用品、汽車美容用品、汽車養護用品、汽車裝飾用品、汽車改裝用品、汽車安全用品、汽車維修工具等7個大類。
進入門檻低,利潤空間大,國外巨頭蠶食,國內大企業瓜分,汽車用品市場雖然大,但走傳統渠道那套老模式,讓勇于挑戰的新世代失去開拓疆土的熱情。從2010轉入2011年,更多的企業紛紛爭食4S店渠道資源,“磨刀霍霍”強勢推動4S店的進軍大計。那正興起的商超渠道呢?
生產商→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我們可以看見,在這一產品流轉的鏈條上,零售商是直面消費者的,而商超作為現代零售業態最主要的形式,又處在零售業的最前端。超市最大的優勢,就是它占有消費者這一不可或缺的資源,它本身是商品交換的場所,能很敏感地覺察到消費需求變化,超市所有的產品組合也是圍繞消費需求變化而變化的。
商超市場如此誘人,為何汽車用品在商超中的身影是少之又少的呢?
首先,是人力不足,特別是缺乏上少專業銷售人才
商超有相對復雜的操作管理手法,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銷售渠道。汽車用品企業,特別行業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銷售人員大多是做批發的“老手”,對超市知之甚少。
第二,促銷支持系統落后
商超渠道競爭激烈,促銷成了常規銷售手段,中小企業品牌力弱,進商超如果促銷跟不上,不如不進。
三、銷售支持系統空白
傳統渠道有“三費”,產品不需要嚴格界定國際條碼,破損與即期不退換也成了低端市場行規,廠家自己也是粗放式管理,斷貨時有發生,但這些東西在商超渠道就必須得改。
四、銷商隊伍與商超渠道要求格格不入
一般中小汽車用品企業大多依賴經銷商銷售,在面對超市渠道時會發現這些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經銷商隊伍現在變成了最大的障礙--這一點是希望進入商超渠道的企業的“死穴”,只有攻破這個才有機會在商超渠道生存。
汽車用品企業“單槍匹馬”進入商超的大難題還有:
資金不足
商超渠道銷售點的特點是:起量快,而且壓款大,正常情況下商超渠道的壓款是月銷售額的三倍。這就要求商超供貨商有雄厚的資金實力。
運力不足
商超自身庫房小,產品流速快,配送要求非常高,有時候上午訂貨中午就要求送達。商超多在城區,大車不方便行駛,而且商超接貨手續較復雜,送一趟貨的時間較長,這就要求必須是小的貨車運送。
還有的就是一般納稅人資格。商超要開增值稅發票,汽車用品供貨企業如果不是一般納稅人資格將會帶來更多的不便。
因此,汽車用品企業如何借商超渠道制勝終端賣場?
想進商超渠道的企業必須引入熟悉商超業務人才帶動整個銷售隊伍快速進步、改進促銷機制、增強業務執行與銷售服務功能、引入商超業務熟手,根據計劃儲備資金、提升運力,獲得納稅人資格。但做足了這些功夫,需要投入太長的時間,按照汽車用品行業發展速度,我們等不及了。我們要尋找“捷徑”——利用現有的資源,保持自己的供貨商角色,與已有商超渠道資源的商家聯盟,整合最優勢的資源快速攻陷商超這塊“寶地”是當務之急也是明智之選。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