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整合給管理者提供了一個讓其去平衡兩個公司品牌的機會,給合并后的實體闡明一個嶄新的令人向往的前景,可能更重要的是給員工和外界傳達了一個確定、及時的信號。品牌組合是指企業經營者提供給顧" />
在進行品牌整合時,品牌組合策略的選擇是否合理,對品牌整合能否成功起了關鍵作用。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品牌組合策略一般分為統一品牌策略、個別品牌策略、分類品牌策略及副品牌策略。
統一品牌策略
統一品牌策略是指在企業兼并重組中,組成的新企業生產的所有產品均使用同一品牌。這個同一的品牌可以是被并購企業生產的產品使用并購企業的優勢品牌,也可以是采用一個全新的品牌。
世界級企業GE和RCA是采用統一品牌策略的典范。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用企業名稱的縮寫GE制作成名稱性標志,以此作為統一品牌,在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也用自己企業名稱的縮寫“RCA”作為統一品牌名稱。
在中國,統一品牌策略也進行的如火如荼。例如,2001年,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邁出品牌統一整合的第一步,將各自為戰的十幾個品牌,一次性整合為“飛天”、“七星”、“大慶”和“昆侖”四個品牌,形成了“昆侖縱隊”。2004年底,昆侖潤滑油再次拉開品牌大整合的序幕,把所有的中國石油潤滑油隊伍整編到“昆侖”旗下,實現了統一的“昆侖”品牌。2005年4月份,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又將產品線進行整合——以“昆侖”為主品牌,12大類產品的副品牌都冠以“天”字開頭,如“昆侖天元”、“昆侖天驕”、“昆侖天蝎”等。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驕傲地稱之為“昆侖”一脈,“天”下一家。據了解,連續5年第三方調研評價的結果顯示,在國內市場上昆侖品牌的美譽度、忠誠度排名第一,知名度排名第二。經過對品牌的統一與整合,昆侖潤滑油在與眾多國內外品牌短兵相接之后,成績斐然。[1]
企業兼并重組后采用統一品牌策略有以下優點:
(1)降低品牌促銷費用
由于企業所有產品均使用同一品牌,因此只要對一個品牌進行宣傳、促銷,就等于宣傳了企業所生產的所有產品,從而降低了企業的廣告費用及促銷費用。
(2)降低了新產品進入市場的壁壘
采用統一品牌策略,將已取得成功的品牌向企業的新產品進行延伸,使新產品進入市場時,依托原有品牌己確立的知名度,可以使新產品成功地進入市場。
(3)有利于品牌的成長
所有的產品均使用同一品牌,這些不同產品的消費者群體所接觸到的也只是一個品牌,這可以強化品牌的感染力。
個別品牌策略
個別品牌策略也稱為產品品牌策略,即不同的產品采用不同的品牌。如寶潔公司在它的產品中就使用了不同的品牌——“汰漬”、“海飛絲”、“飄柔”、“佳潔士”、“舒膚佳”等。
個別品牌策略的主要優點有:有助于企業全面占領市場,擴大市場覆蓋面;有助于企業創新,率先搶占市場,取得戰略主動性;有利于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有助于增加產品的銷售機會。個別品牌策略的不足之出是:推出一種產品就要創建一個品牌,促銷費用高,品牌繁多也增加了品牌管理的難度。
個別品牌策略進一步演變,可引申為品牌擴展策略和多重品牌策略。
所謂品牌擴展策略就是對個別品牌加以擴展,以表示該產品的不斷改進。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對其電視、錄放影機等視聽家電類產品就常采用這一品牌策略,從而給消費者傳達一種該公司富于創新、年輕有活力的觀念,博得消費者對該公司產品的認同及依賴。
而多重品牌策略是指在同一產品中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競爭的品牌。這雖然會使原有品牌的銷量略減,但幾個品牌加起來的總銷量卻比原來一個品牌時更多,因而這種策略又被企業界稱為“1 1>1.5”策略。多重品牌策略由寶潔公司首創,寶潔認為,單一品牌并非萬全之策。因為一種品牌樹立之后,容易在消費者中形成固定印象,不利于產品的延伸,尤其是像寶潔這樣橫跨多種行業,擁有多種產品的企業更是這樣,因而寶潔公司不斷推出新品牌。我國消費者熟悉的“潘婷”、“飄柔”、“海飛絲”三大洗發護發品牌都是寶潔的產品,這三個品牌分別吸引三類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從而使得它在中國的洗發液市場占有率上升為第一,達50%以上。這顯然是寶潔公司成功運用多重品牌策略的成果。
分類品牌策略
分類品牌策略,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同產品使用不同的品牌,或在同類產品中,根據質量等級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品牌。如日本松下公司,其音像制品的品牌是“panasonic”,家用電器的品牌是“national”,立體音響的品牌則是“technics”。西爾斯公司將器械產品的品牌命名為“肯摩爾”,婦女服裝的品牌命名為“瑞溪”,主要家用設備的品牌為“家藝”。曙光汽車集團將車橋生產以及齒輪、半軸等零部件產品歸到“曙光車橋”品牌之下,把黃?蛙囅盗挟a品、黃海重卡及特種車系列產品、曙光CUV、SUV及皮卡系列產品等整車品牌歸為“黃海汽車”的品牌下,對企業的品牌進行全面整合。
使用分類品牌策略的優點在于:第一,由于集中在一個單獨的品牌下,避免了傳播的隨機分散,建立起來的品牌知名度能為所有產品所共享;第二,這種戰略能通過廣告傳達它的獨特承諾;第三,推出新產品的成本也不需要花費很大。
副品牌策略
副品牌策略,就是以一個主品牌涵蓋企業的系列產品,同時又給各個產品打一副品牌,以副品牌來突出各個產品的不同個性。
副品牌策略的優勢表現在:
第一,副品牌能起到“同中求異”之效
如果說企業的品牌就像人的姓名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主品牌就是企業產品的“姓”,而副品牌就像是產品的“名”,有姓有名才更容易把產品區分開來。比如海爾集團,其家電品種繁多,所有家電都稱“海爾”,不便于消費者區分,給人印象模糊。當海爾把電視機叫“海爾—探路者”,把其熱水器叫“海爾—小海象”時,使消費者對海爾的產品種類一目了然。不僅如此,企業還可以用副品牌把同種商品區別開來。比如海爾冰箱中功能先進、外形俊俏的冰箱叫“帥王子”,高雅華麗、彩畫門體的冰箱叫“畫王子”,單門體積小的冰箱則叫“小小王子”。
第二,副品牌可使產品更富個性之美
由于企業產品種類眾多,主品牌不可能把每個產品大類的個性充分展示開來,而副品牌正好可以彌補它的這種不足。這樣,主品牌和副品牌同時使用,前者可使企業的產品正統化,而后者又可使產品顯示出個性化,二者相得益彰,使企業的品牌更豐富、更富有立體感。比如TCL的電視機叫“TCL—王牌”,TCL的電話叫“TCL—美之聲”,TCL的空調叫“TCL—小風神”,產品的個性展示得淋漓盡致。
第三,副品牌為新產品留下空間
由于副品牌不像主品牌那樣一旦確定下來,一般不能隨便作出改動,它可以隨著時間、地點和產品的特征不同而作出相應的變動。這樣就為企業在統一的主品牌下不斷推出新產品留下空間和余地。比如海爾洗衣機,一般叫海爾,而推出的小容量洗衣機則叫“小小神童”。
第四,副品牌兼具促銷之功
因為副品牌更能概括產品的特征,更加貼近目標市場的審美觀念,更容易樹立產品的新概念,對市場的促銷作用更明顯。一般來說,一個新的副品牌可以造就新的刺激,建立新的信念。比如TCL的無繩電話叫“TCL—美之聲”,“美之聲”這一副品牌給人以全新的概念,對TCL無繩電話的促銷作用十分明顯。
第五,副品牌可壯大企業之勢
因為在統一的主品牌底下有許多的副品牌,往往給消費者一種企業實力強大、人丁興旺、多子多福的感覺,這對于企業在消費者中樹立信賴感有很大的作用。像家電領域的海爾、TCL等品牌在這方面的感覺特別明顯。
第六,副品牌可避開《商標法》之限
在我國的《商標法》中明文規定:“商標不得采用商品質量、主要原料、功能及其它特點如輪船為商標名稱”。但是,如果企業采用副品牌就可以有效地回避而不觸犯法律。比如“格力—冷靜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如果把主品牌叫“冷靜王”就是法律不允許的,但副品牌就沒問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