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車族來說,過年開車回家或是自駕車出游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在這里記者要提醒你,開車回家過大年,在高興之余有些事情可千萬不要忘記。希望本報推" />
對于有車族來說,過年開車回家或是自駕車出游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在這里記者要提醒你,開車回家過大年,在高興之余有些事情可千萬不要忘記。希望本報推出的《開車回家過年完全手冊》能夠讓每一位有車族安安全全回家過大年!
做好愛車全面體檢
即使是剛剛購買的新車,也要在出行前先為愛車做好多方面體檢,主要項目有:
1.底盤檢查:如果底盤出現異響,最好前往4S店或專業汽車維修廠進行檢查,如果聲音的來源是傳動軸(內或外等速接頭,外等速接頭的故障征兆為掉頭或者轉彎時車輪處傳來連續敲擊聲,內等速接頭可用手測其間隙),則建議于行車前更換;
2.檢查冷卻水:如果是從南方開車回北方,最好提前將防凍液換好,途中如果經過高寒地帶,同樣也要注意自己之前加注的防凍液是否符合當地氣溫。因為在低溫下,冷卻水中沒有防凍液,或者防凍液濃度不足,引擎和水箱就會被撐破;
3.檢查電瓶:車用電瓶在25℃時的放電效率最好,當周遭溫度降到10℃以下時,效率便會急速下降。這就是有些車在平地一切正常,開上溫度較低的山區便發不動引擎的原因;
4.胎壓:在出發前一定要檢查胎壓,最好在檢查胎壓的同時再看一下輪胎,如果輪胎已使用很長時間,建議在出行前更換新胎。
帶好所有出行裝備
對于部分有車族來說,今年也許是第一次長途駕車,在帶上許多禮物和年貨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帶上出行裝備,具體裝備如下:
1.地圖:盡管回家前已經了解部分情況,但帶上地圖或配備GPS相信能夠為您解決許多行車中的困擾。盡管用“嘴巴”問路很方便,可是關鍵時刻,地圖才是不折不扣的指路明燈,當然配備上GPS再更新地圖后會更方便;
2.帶齊證件:帶上足夠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再帶上有關車輛的“合法證明”以及相關保險單據,這是您順利出行的前提,駕駛證、保險單據、養路費交納憑證等一個都不能少,即使是去離市區不遠的郊區,也要帶好,否則遇到麻煩就會掃興了;
3.隨車及應急工具:長途行車,一定要帶上齊全的隨車工具,特別是千斤頂、拖車帶、蓄電池搭接線、換胎扳手和補胎工具等,一定不能忘記。此外,也應準備急救藥箱、應急燈、指南針、警示牌、汽車救援卡等應急工具;
4.通訊裝置:一說到通訊裝置很多人都會馬上聯想到手機,但如果您是要長途旅行,并且要經過幾乎沒有信號的山區地帶,建議您再帶上一部功率稍大的對講機,并且帶好可以為手機及對講機充電的充電器或相關設備。
行車途中需謹慎
過年開車回家,近則幾百公里,遠要上千公里,路況也非常復雜,在駕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謹慎駕車:
1.勿急加速急轉彎:長途駕駛更應該注意省油,避免急加速、不斷變換車道以及緊急制動等費油動作,尤其是山道駕駛,往往彎多且急,過彎前要減速鳴笛。
2.冰雪路巧妙起步:途中遇到冰雪路面不可避免,起步便困難重重,踩離合掛擋,在不熄火的前提下慢慢松開離合,輕踩油門,保持半離合狀態,繼續緩慢加油直到車輛正常行駛。若驅動輪打滑,應鏟除車輪下的冰雪,并在驅動輪下撒些干砂、煤渣、柴草等物,或用鐵鎬將路面刨成“X”形或“Y”形槽,以提高驅動輪的附著力;3.防霜霧:冬季車輛行駛途中,擋風玻璃上容易凝固霜霧,影響駕駛員視線,應隨時擦抹干凈,可以在擋風玻璃上涂一層防凍液或酒精,這樣擋風玻璃短時間內不會結冰;
4.謹防疲勞駕駛:有副駕駛乘員的車輛,每三小時左右輪換駕駛一次為佳,如果感到困倦之時,應該停車小歇片刻,千萬不要勉強趕路。一般在高速公路上行駛300公里至400公里左右、普通公路200公里至300公里左右就應該停車休息。
六種路況因地制宜
1.霜霧路段
盡管今年南方高速公路沒有再出現去年的雨雪冰凍天氣,但霜霧天氣卻經常出現,通常情況下高速公路會封閉,但國道及省道并沒有封閉,出現此類情況時,必須減速慢行,以加強駕駛員對路況的辨識與判斷。專家建議打開雙閃、近光燈及霧燈沿路標慢速行駛,如果霧太大,最好停靠在路邊安全區域暫時休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