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一年車市的前景,近日兩大市場數據統計、分析和預測機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都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前者認為盡管今年車市增幅會較去年大幅回落,但仍能保持10%至15%左右的增長"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拉動內需 對2011年車市無須過分悲觀
2011年1月25日來源:本站編輯

  對新一年車市的前景,近日兩大市場數據統計、分析和預測機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都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前者認為盡管今年車市增幅會較去年大幅回落,但仍能保持10%至15%左右的增長,后者則悲觀地表示,今年車市不僅不會增長,而且還可能出現超過10%的負增長。

  兩大機構統計和預測數據“掐架”,作為行業人士筆者早已司空見慣,多數情況下也都一笑置之。不過,此次兩大機構對2011年車市前景的預測,不僅影響廠商對于行業前景的預判,也關涉消費者對于車市漲跌的信心。

  誠然,購置稅優惠取消,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補貼退市,北京限購及由此可能在幾大中心城市帶來的示范效應,油價上漲、停車費用提高導致用車成本增加等等,相對2009年、2010年來說,都是車市的“利空”!但筆者想說的是,中國車市持續快速發展已十年了。在這十年中,各種“利空”其實一直存在,比如說停車費不斷在增,油價始終在漲,而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補貼等刺激政策,其實也僅僅是2009年、2010年的短期車市提振措施,在沒有這些措施的其余8年中,中國車市不也照樣取得了快速發展嗎?!

  那么,北京限購會從根本上影響國內車市總體走勢嗎?統計顯示,去年北京新車銷量為89 .1萬輛,同比增長26%。從數字看,去年北京89萬輛的銷量,占全國汽車銷售總量的5%不到,增幅也低于全國32%的平均數。而在筆者近段時間的采訪中,幾乎所有的廠家也都表示,因限購導致的北京市場的銷量減少,完全可以在其他市場稍微發力就彌補起來!

  顯然,對今年車市走勢的預期,如果一定要筆者選擇立場的話,那筆者會毫無疑問站在中汽協一邊--對于2011年車市的前景,實在無須過分悲觀!

  而支持筆者判斷的還有兩個方面,一是除了北、上、廣、深等中心城市之外,國內二、三線車市甚至四、五線車市的消費能力,實在是太強了。事實上,現在無論講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達到了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還是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不得不促使政府出臺限制汽車購買和使用政策,都是集中在幾大中心城市,在廣大的二、三線甚至四、五線市場,汽車消費其實仍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同時,認為購置稅優惠取消、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補貼退市會大大沖擊車市的人,很可能也是一廂情愿。由于工作關系,筆者偶爾也可以為二、三線市場的親戚朋友買車爭取到一兩千元的優惠,但結果往往是,那些二、三線市場的親戚朋友,連筆者為他們爭取優惠所需的時間都不愿等,急不可待就在當地車商那交款提車了。二、三線以下車市消費者的消費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而讓筆者對車市樂觀的另一個原因是,如今汽車行業無疑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擴大內需的基本國策下,房地產和汽車消費是拉動內需的最有力武器。而眼下,由于宏觀調控需要,房地產業正遭受有史以來最大力度的調控,如果汽車行業的發展也得不到健康、有序和穩定的扶持,國家經濟必將受到較大沖擊。因而從這點上看,所謂各種車市“利空”的出現,其實都是暫時的,一旦汽車行業受到大的沖擊,各種“利好”提振措施的出臺照樣可期。

TAGS: 無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