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1月22日報道,在廣東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林秋城建議,給公務車裝衛星定位系統,隨時監控公車運行的區域以及車內情況,有效防治公車腐敗。
這個建議" />
據《廣州日報》1月22日報道,在廣東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林秋城建議,給公務車裝衛星定位系統,隨時監控公車運行的區域以及車內情況,有效防治公車腐敗。
這個建議不可謂不新穎,但也必然如同其他一些治理公車的辦法一樣,注定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公車腐敗滋生的最大問題,在于公車數量過于龐大。
舉例而言,有資料證明,在香港共有15萬公務員,而公車不到7000輛,而且約九成公務員乘公交和地鐵上班。如此多的公務員只配有如此少的公車,公車私用的空間必定大大減少。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香港的公車是無須用GPS來定位的,因為香港的公車只能在忙公事。
相比于香港,內地的公車數量極為龐大,甚至連科處級干部都配專車。由于公車數量龐大,即使有人用公車辦私事,也不會影響到單位的工作效率,而且公車的數量越超標,公車私用現象越嚴重,這也是為何一些地方將公車數量視為敏感話題的原因。
所以,如果不從根本上減少公務車數量,讓其回歸到合理適度的水平,那么就算公車改革的對策與辦法玩出花樣來,恐怕也解決不了大量公車私用的問題。至于用GPS為公車定位,想法好則好矣,可操作性卻不強。別的不說,誰來監管公車的定位與跟蹤,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如果自己監督自己,那么這樣的GPS定位不要也罷;如果是第三方監督,他們的監督能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同?能成為公車私用的證據嗎?如果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就算GPS定位的設想看上去再美,也無濟于事。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