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的驚人業績源于對品牌的塑造。
之一:打破自主品牌沉寂 長城汽車首次提出“中國造”
去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提出了議案,呼吁政府對“中國制造”的自主品牌給予支持。從6月份開始,長城在中央1、2、3、4套黃金強檔投放品牌廣告,打出擲地有聲的“中國造 長城車”。
當年8月,主流媒體記者采訪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目睹了長城自主創新的發展變化,認識了長城提出“中國造”的實力。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知名記者、著名博主圍繞“中國造”,撰文發表文章:
“在制造水平與“洋品牌”正在日益縮小差距的中國汽車,所擁有的高性價比,在抗衡中有著特有的優勢,這是“中國造 長城車”的有力注腳……這和‘長城’一貫的品牌全球戰略、精品戰略一脈相承”。
長城的“中國造”,不僅是在中國本土制造,重要的是匯聚了國際最先進技術的、而且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有自己品牌的“中國造”,它的實質是“中國創造” ……
“中國造”一時間成為媒體的選題、行業、專家的熱點話題,長城車也成為“中國造”的代名詞。
之二:“中國造 長城車”創新領先核心動力:兩款高效發動機誕生
就在“中國造”的熱議過程中,長城對外發布兩款高效發動機,為“中國創造”填補了實質的核心。
2010年9月,長城自主研發的 “綠靜2.0VGT”誕生。這款發動機研發歷經3年,投入5.2億元,分析、對照41款國外先進柴油動力,經歷了嚴格的試驗檢測,動力性能、排放標準達到甚至超越大眾、奔馳等。在“排放、動力、噪音、能耗”創造四項第一,獲得了15項國家授權專利。
“綠靜2.0VGT”上市發布的第2個月,長城研發的首款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1.5T(
之三:“中國造 長城車”掌握核心技術: 50億元打造的世界級技術中心
兩款高效核心動力問世之后,當年11月,長城投資50億元打造的世界級技術中心,讓“中國造”有了更深刻的內涵,進一步的延伸。
長城新技術中心,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將具備國際領先的八大中心:造型中心、試制中心、試驗中心、工程中心,以及四個產品開發中心,將分別開發SUV、皮卡和轎車類產品,包括技術預研、概念、造型、仿真、工程、過程設計,試制試驗。
董事長魏建軍認為:自主品牌汽車,必須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創新研發上有重大建樹,堅持技術資源“過剩投入”策略,追求行業領先,以全面超越跨國公司。
未來5年,長城技術中心科研技術人員預計達1萬人,其中海內外專家1000余人。屆時通過硬件建設、軟件能力的提升、高精尖人才的培養與引入,到2013年,長城新技術中心的研發能力將具備國際領先水平。這個目標并不遙遠!
據悉:2011年長城繼續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將有10余款新車上市,產銷輛將再次翻番。該公司到2015的目標:年銷量180萬,實現五個第一:保持中國皮卡銷量第一,保持中國SUV銷量第一,實現中國A級轎車品質第一;實現全球經濟型SUV銷量第一,經濟型皮卡全球銷量第一。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