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4S店維修保養存黑幕 汽配產品以次充好
2013年5月6日來源:人民網

  車主把愛車送到4S店維保,貴是貴,圖的是個放心。誰料想,本以為放心的地方,卻遭遇了截留機油、過度保養、配件以次充好等消費陷阱。一些4S店在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也抹黑了行業誠信和品牌形象。

  偷工減料:機油更換玩截留

  萬師傅曾在3家4S店修過車,后來自己開汽修店。這兩年,他從4S店員工手里50元收購品牌機油,賣給客戶的單價為80元,4S店銷售單價為120元。

  機油的來源其實很簡單,一桶機油國家標準計量4升,一般車輛換機油只需3.5升,剩下0.5升多數車主不愿帶走,成了汽修師傅的“免費午餐”。在利益驅動下,一些人為“攢機油”,不惜少抽廢油或少加新油,一個月下來也積少成多。

  這條交易鏈上,員工、小修理廠、去小修理廠修車保養的車主和4S店均能得利,“埋單”的是在4S店花高價做保養換機油的車主。

  巧言忽悠:保養產品藏“貓膩”

  記者調查發現,在汽車保養產品上玩“貓膩”才是業內真正的“肥肉”。

  “新車從第一次保養開始,前臺接待員就會各顯神技不斷向車主推介保養產品。原本兩三百元一次的5000公里換機油保養,多加兩小瓶保養液,價格就翻了一倍。”

  據了解,汽車保養產品的成本非常低,一些清洗劑成本價只要幾十塊錢,一入4S店便以三四倍的價格賣給車主。萬師傅解釋了其中“玄機”,如成功售出一瓶100多元的油泥清洗劑,接待員、修理工、銷售經理均可提成10元,4S店也要提成三四十元,最后買單的是不明真相的車主。

  以次充好:汽配產品頻“變臉”

  記者佯裝成4S店銷售經理考察市場,來到一家經營各知名品牌產品的中型汽配店。一位姓秦的店主心領神會,“不管你需要什么配件我們都能滿足,絕對保證是原廠貨或高仿貨,按4S店售價開發票,加收4個點稅錢,一月一清。”

  由于涉及“商業機密”,秦老板拒絕透露合作過的4S店名稱及每月交易金額,“給4S店送貨在汽配行業很平常,好一點的送高仿貨,黑一點的送副廠貨。透露出去名稱等于自斷財路。”

  秦老板說的高仿貨是指質量還不錯的仿制件,與正廠件售價較接近,而一些質量沒保障的副廠貨,差價可能在數倍。

  某國產品牌的汽配店店主羅老板告訴記者,4S店最常見的以次充好部件是保險杠、水箱、水箱支架以及一些裝潢裝飾件、塑料件,使用這些配件風險小、利潤高。

  漁利車主:監管乏力需改變

  由江西省消協和運管部門開展的一項針對4S店的調查顯示,近1/3的受訪者認為4S店的維修質量和誠信問題突出。

  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汽車生產商為維護品牌形象,在投資、運營、宣傳等方面對4S店要求較嚴,僅建店一項,前期投入至少在千萬元以上;一些4S店紛紛提高建店形象標準,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據了解,與七八年前相比,這兩年4S店員工收入水平基本沒增長,人員流動頻繁,為留住員工,部分4S店對一些違規行為也“睜只眼閉只眼”。這些成本、壓力最終會使4S店及員工放松管理和自我約束,通過各種方式漁車主之利。

  江西省運管局車技處處長龔俊吉介紹說,目前交通主管部門對于4S店最有制約力的只有汽修資質許可一項。采訪中不少車主建議政府盡快建立完善配件追溯制度、行業誠信監管制度等,加大4S店及員工的侵權成本,切實維護消費者利益。消費者也要提高識別能力,不要盲目迷信4S店。

TAGS:4S店 維修 保養 黑幕 | 責任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