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龐大與斯巴魯發布公告成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合資公司”)已過近4個半月時間,各方面調整在即,原負責斯巴魯華南廣東、湖南、廣西、云南、海南五省的意美中國交出銷售代理權也開始進入倒計時。記者走訪廣州經銷商發現,目前斯巴魯的售后維修配件出現貨源短缺情況,經銷商也稱,斯巴魯正在經歷交替的“陣痛”。
合資公司暫未與經銷商對接1月17日,龐大集團發布公告稱,已經與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日本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簽署了《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合資經營合同》,該合同的簽訂意味著斯巴魯在華銷售合資公司即將成立。
按照合同約定,龐大和富士重工將按40%∶60%的比例增資斯巴魯中國,后者的注冊資本也由增資前的6億日元增至29.5億日元,而新的合資公司設在北京,斯巴魯汽車、零配件的批發業務將統一歸屬合資公司。這一舉措表明,斯巴魯將結束區域代理模式,除了負責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20個省市斯巴魯銷售的龐大集團外,一同被“削藩”的還包括此前負責華東6省和華南5省的其他兩家區域總代理商——上汽安吉和意美中國。
距離發布公告的日子,已經過近4個半月時間,合資公司的相關進程也被廣泛關注。如果不出意外,按照進程,新合資公司將于今年5月設立,7月正式運營,并自10月1日開始,由新合資公司直接管理國內所有斯巴魯專賣店。不過,記者近日從斯巴魯經銷商處獲悉,合資公司暫未與他們有任何對接,目前廣州經銷商的供貨渠道仍然是意美中國。
斯巴魯意美中國華南區市場總監孫捷表示,對于合資公司他不方便做任何評論,也不太了解,但目前還是按照之前的部署在操作,一定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變化。零配件出現供應不足
馬先生是斯巴魯森林人的車主,近來去4S店保養,后輪某個地方的膠墊出現磨損,檢查需要更換,但被告知沒貨源,需要訂貨,這一等就是1個多月,給他的日常出行帶來很大不便。馬先生告訴記者,像這種常見的易損易耗件還需要訂貨,真的有點匪夷所思。
近日,記者收到許多消費者有關斯巴魯零配件等待時間長的問題。而斯巴魯某4S店售后服務部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目前斯巴魯零配件供貨的確存在一些問題,像一些特殊零配件等待時間更長,而且部分日常保養零配件也開始出現短缺的現象。“可能是斯巴魯合資公司要成立了,現在正在整合,零配件供應才有些問題。”而斯巴魯的競爭品牌經銷商則告訴記者,因為配件問題,斯巴魯未來3個月內,日常維修保養問題將會更加嚴峻,并將會集中爆發。
不過,斯巴魯廣州某經銷商老總向記者表示,合資公司成立總體對斯巴魯經銷商的影響不大,當然在交替過渡階段,的確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正所謂屬于調整中的“陣痛”,等關系理順了,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對于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售后維修零配件供應問題,孫捷則予以否定。他表示,意美中國在華南區對斯巴魯的售前售后供貨都十分充足,不可能出現零配件短缺的情況,當然部分新上市的車型如新款森林人,由于剛上市沒多久,或許會出現某幾個配件不足,但總體零配件供應很正常。
龐大入股
華南擴網是經銷商最擔心的
與多數國外制造商直接參與創辦銷售公司不同,斯巴魯在華實行區域分銷商制度,由意美中國、上海安吉以及中冀斯巴魯(隸屬龐大),分別在中國負責華南區、華東區以及北方地區。這三家分銷商,實際上取代了傳統意義上的銷售公司,他們分別發展自己旗下的經銷商網絡。
依賴于區域分銷商,這種發展模式,讓斯巴魯的品牌發展舉步維艱。在此之前,斯巴魯的營銷決策,銷售渠道都是由代理商決定。業內相關人士分析,隨著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的成立,斯巴魯擁有公司60%的股份,收回了公司的決策權,更有利于斯巴魯掌握公司未來發展動態。同時,可以從幫助斯巴魯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進而加強品牌能力,最終實現銷售的增長。
記者在與斯巴魯經銷商的交談中發現,對于新合資公司的成立,他們大多持肯定態度,畢竟這可以讓斯巴魯更有策略攻占中國市場,但是龐大作為一家汽車經銷商上市公司,不斷擴充網點是其做大做強的法寶。如今擁有合資公司40%的股權,今后在斯巴魯的網絡布局上有一定的話語權,很難保證其不徇私舞弊將觸角伸向華南區,這樣又是廠家又是經銷商,將對市場影響比較大。“如果龐大不來華南開店,那對我們單個經銷商而言,成立合資公司肯定利大于弊。”某經銷商老總表示。
記者觀察
儼然又一個利星行
車企與經銷商關系就如同《少年派漂流記》中派和老虎的故事,他們需要互為依存,共同奮斗,才能共同度過海上那孤獨漂泊的日子。
斯巴魯需要發展,不管是之前、現在、還是以后,都離不開龐大的支持,龐大占據斯巴魯近七成的經銷商網絡,8年10萬輛的銷量有7萬多輛是龐大賣出的。作為斯巴魯最早一批加盟代理商也是對斯巴魯品牌和銷量貢獻最大的代理商,在富士重工終結區域總代制度時,龐大自然要得到“補償”。對于斯巴魯而言,要想做大中國市場,拿回話語權比什么都重要。
對于龐大而言,從區域總代理晉升為斯巴魯全國唯一總經銷商的“二股東”想來就滋味美好,龐慶華也不用再擔心一覺醒來,斯巴魯就不跟他簽代理權了,或者再增加其他區域代理商削弱其地位了。可見,兩者都是雙贏。
其實,此事不是前無古人,更不會后無來者。早有利星行對奔馳的牽制,導致至今奔馳在中國仍難以完全理清這層關系,銷售終端更是亂的一塌糊涂,甚至許多豪華品牌都對奔馳開罵,因為奔馳,都跟著降價,讓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龐大成為第二個利星行,這是可以預見,但前提還要斯巴魯能夠發展壯大,成為香餑餑大家才會來搶。現如今,許多進口品牌如進口起亞、謳歌等較為弱勢的品牌,盡管都有自己的銷售公司,但他們對一些大的經銷商依賴是不言而喻的,沒有經銷商的支持,他們的中國業績會更差,甚至舉步維艱。
龐大是斯巴魯未來發展的一塊墊腳石還是絆腳石,或許都將存在,但這就是品牌的歷史,需要被記錄,不該被唾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