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國家質檢總局3月15日剛剛公布的2012年汽車產品缺陷信息投訴情況顯示,除了變速器、氣囊、輪胎等質量問題之外,車內異味目前已經成為了車主投訴最為集中的問題之一。曾經有句俗話說“坐奔馳、開寶馬”,奔馳和寶馬這兩大國際知名品牌,一直是高品質轎車的代表,然而,對于有一部分買了奔馳和寶馬的車主來說,還要不要坐奔馳開寶馬,真的成了一個頭痛的問題。
車內異味持續兩三年之久
從2012年9月份開始,北京、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廣州、深圳、成都等地陸續出現奔馳車主的集中投訴,車主普遍反映花了近四十萬元購買的北京奔馳C系轎車,車內臭味難聞,而且有的車異味持續了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2012年10月,全國各地的奔馳車主自發成立了“奔馳C系異味問題維權”QQ群,截至目前共有超過450位維權車主,而且維權車主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這些車主反映的問題一致指向了北京奔馳C系轎車車內長期存在刺鼻難聞的異味,車廂內空氣污染嚴重。
在從去年10月至今長達五個月的調查中,記者注意到,除奔馳外,在多家知名汽車網站的論壇里,同樣是高端豪華車品牌的寶馬、奧迪也遭到了不少車主的投訴,投訴的問題同樣是車里有著奇怪難聞的異味,有車主懷疑是空調出了問題,但更多的車主懷疑他們的寶馬、奧迪車里存在污染。
記者聯系到了北京的寶馬車主謝先生,他的寶馬520i是2005年華晨寶馬生產的第一批車。當時,他聽說第一批國產的華晨寶馬5系車質量能與進口車相媲美。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輛總共花了50多萬購買的豪華車,在使用至今的七年多時間里,持續釋放著奇怪的臭味,家里人坐車后都感覺身體不適。經過與4S店多次溝通協商,查找原因,到后來甚至把全車的內飾件都一一拆除了,也沒有找到車內異味的來源。
奔馳寶馬車里刺鼻的臭味究竟來自哪里?
阻尼片等部件是異味元兇
在上海奔馳車主王先生和北京寶馬車主謝先生提供的照片中,我們看到,雖然他們的車體內飾都已經拆得只剩下個外殼了,可是他們反映仍然會聞到怪異的臭味。
在一家汽修工廠的車間里,記者注意到一輛正在整修的奧迪事故車,后座被拆掉之后,座椅底下的鋼板上粘著大片黑色的膠片,記者仔細聞了聞,黑色的膠片散發著明顯的臭味。在車門的鋼板內側,同樣貼著一塊塊黑色的膠片。汽修工人介紹,這樣的膠片在不同的車里,會被噴成跟鋼板相同的顏色,經銷商告訴我們這個膠片叫作阻尼片。
記者咨詢了汽車材料研究專家,這種被稱為阻尼片的東西,貼在車體鋼板壁上是為了起到減震降噪的作用。所有小轎車里都安裝有阻尼片,奔馳、寶馬也不例外。
中國重汽技術中心材料工藝所高級工程師周光亞說,奔馳、寶馬和奧迪車上的阻尼片如果有臭味,就很有可能像汽車配件商所說的那樣是瀝青做的。瀝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煉后產生的殘渣,因含有多環芳烴及硫、酚等多種對有害物質,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將煤焦油瀝青列為一類致癌物質。
專家指出,瀝青可以持續揮發刺鼻的臭味,那么,奔馳、寶馬和奧迪車里使用的阻尼片究竟是不是瀝青做的呢?記者在汽車專家的幫助下,分別隨機取樣,送到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進行成分檢測。6個阻尼板樣品分別取自北京奔馳C系車、E系車,華晨寶馬3系車、5系車以及一汽奧迪的A6、Q5。這6輛取樣車均為近3年內生產的新車。
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呂超表示,他們從三個不同品牌的國產車取出不同的樣品,用熱分析儀進行分析,同時用70號瀝青作為對照,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三個品牌的國產車的熱失重曲線與70號瀝青是相吻合的。
檢測結果顯示,六個隨機送檢的阻尼片樣品,奔馳C級、E級,寶馬3系、5系,奧迪A6、Q5果然和專家推斷的結果一致,均含有70號瀝青成分。
以一輛車為例,需要貼這種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處,其中大多位于封閉的汽車駕駛室內,總面積約3平方米,瀝青的總用量大約為十公斤。
周光亞說,車內阻尼片因為它是緊貼在鋼板上的,夏季經過太陽的暴曬,鋼板最高的溫度有可能超過100度,阻尼片長期在這種狀況下,有可能本身就促使了老化,經過老化以后,這個阻尼片本身就可能進行分解而放出有毒有害氣體。
專家介紹,由于太陽暴曬及發動機散熱,緊貼鋼板的瀝青阻尼片因受熱極易分解釋放有毒的多環芳烴氣體,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釋放過程。
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主任劉長庭說,多環芳烴中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苯并芘,是一種突變原,是一種致癌的物質,是一種脂溶性比較強的物質,吸入到體內,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細胞變異,那么這種變異到最后產生一些陰影,或者腫瘤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時間。
據汽車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在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汽車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樹脂材料,或者橡膠材料。作為原材料,這兩種原材料都不會揮發有毒有害氣體。專家指出,奔馳、寶馬、奧迪這些進口品牌車國產后,之所以采用瀝青而不采用樹脂、橡膠等環保材料,一方面是因為目前我國沒有關于汽車零部件和輔助材料的相關國家標準,另一方面,使用瀝青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普通的三廂轎車為例,它在車里面的瀝青阻尼片,如果以兩毫米厚的話大概使用3個平方,它的價格,如果是瀝青阻尼片,大約在50元到70元左右,用環保材料的話可能在成本上,每輛車增加150塊錢到200塊錢左右。
廠家僅為降低100多元成本
據專家測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和一汽奧迪三大品牌的轎車銷售總量約65萬輛,僅使用瀝青阻尼片一項,一年即可產生總計9700萬至1.3億元的利潤。
讓周光亞更為擔心的是,在一輛由兩萬多個零部件組成的汽車上,阻尼片不過是一種連零配件都稱不上的汽車輔助材料。僅僅為了降低100多元的成本,廠家就選用可能對車內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的危險原材料。而對于車里其他同樣可能造成空氣污染的材料,我們無法一一進行檢測,那么,阻尼片的瀝青成分是不是車內有害氣體的唯一來源、車里是否還存在其他污染源?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周光亞說,瀝青是不是唯一的污染源?其實并不是,汽車里還有十幾種各種的材料,例如內飾塑料件中的增塑劑以及人造皮革中揉革劑等,這些材料的助劑呢,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如果選用的是價格比較低廉的非環保材料,肯定也會對車內環境造成污染,像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高端品牌為了省錢,在小小的阻尼片上都使用有污染的材料,那么我們有理由懷疑,其他材料是否也用了有污染的材料呢?這三大公司應該如實地給中國的廣大車主一個負責任的說法。汽車不只是要追求駕駛的安全,車內空氣質量也同樣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安全,這同樣也是個事關公共安全的大問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