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車廂變成毒氣室 高溫車內苯或致白血病
2013年6月25日來源:和訊網

  近日,網上到處轉發著一條驚人的信息:高溫天氣進入車內,汽車的儀表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苯,長期暴露其中會導致人患上白血病或流產。這到底是謠言還是事實?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室內環境監測站進行檢測后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震驚!高溫車內苯或致白血病

  近日,微博上轉發著一條關于汽車空調致癌的長微博。里面寫道:許多人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最后一件事都是待在汽車里,一周7天。于是有網友建議車主進入車內不要馬上打開空調,而應該先打開車窗通風幾分鐘,才打開空調。因為,據說,汽車的儀表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苯,長期暴露其中會導致人患白血病或流產。

  根據網友提供的資料顯示,苯的可接受水平為每平方英尺50毫克。停在室內、窗戶緊閉的車輛可產生400-800毫克的苯。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60華氏度(15.6℃),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車內的人將不可避免地吸入過量的毒素。在進入車內之前,建議先打開門窗讓空氣對流。苯是會影響腎臟和肝臟的毒素,而且很難從身體中排出。

  測試:不是苯超標,是甲醛致癌

  咱可不能聽人謠言自己嚇自己。聽聽專家怎么說吧。

  日前,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室內環境監測站對兩輛車進行了檢測,一輛是剛使用4個月的新車;另一輛是已駕駛3年多的舊車,這兩輛車均為中等價位。在36℃的高溫下,兩輛車經過半個小時的密封和兩個小時的分段抽樣檢測后,工作人員發現車內超標的并非是苯,而是甲醛。

  那么,排除了微博上所說的“苯”超標,是不是就代表了安全呢?

  不是的,甲醛同樣是致癌物質。它有很強的刺激性,高濃度吸入時會出現呼吸道嚴重的刺激和水腫、眼刺痛、頭疼。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色斑、壞死;長期吸入甲醛,還可能引發支氣管哮喘。更要命的是,甲醛是一種基因毒性物質,長時間呼吸甲醛超標的空氣,還可能引發白血病、淋巴癌、鼻咽癌等惡性腫瘤。

  原因:塑料件易引發車內空氣污染

  專家表示,由于我國家庭汽車的市場需求使很多汽車下了生產線就直接進入市場,各種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氣體和氣味沒有釋放期,安裝在車內的塑料件、地毯、車頂氈、沙發等如果不按照嚴格環保要求,都會直接造成車內的空氣污染。

  大多數消費者買車以后都要進行車內裝飾,還有的經銷商也以買車送裝飾為優惠條件,導致一些含有有害物質的地膠、座套墊、膠粘劑進入到車內,這些裝飾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氣體,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然會造成車內的空氣污染。

  此外,車內空調蒸發器若長時間不進行清洗護理,就會在其內部附著大量污垢,所產生的胺、煙堿、細菌等有害物質彌漫在車內狹小的空間里,導致車內空氣質量差甚至缺氧。

  建議:先打開車窗通風再開空調

  耳鼻喉醫院專家提醒:汽車暴曬后,請不要急著開空調。

  由于甲醛的沸點低,遇到高溫其釋放量要比平常高出20%至30%,這也是為什么暴曬過后,車內甲醛嚴重超標的原因。

  那么,如何能降低甲醛對人體的傷害呢?

  專家表示,在長時間密閉暴曬后,車廂內充斥著甲醛等有毒物質。一些市民習慣上車前開好空調,等車內溫度降下來了,便直接開車上路了。此時車內的甲醛等有毒物質得不到揮發,全部被吸入體內,長期下來,各種疾病便暴發出來。因此,市民們進入車內,應該先打開車窗通風,等有毒物質釋放出去后,再開空調。同時,市民們還可以在車內放一些活性炭包,也對有毒物質有一定吸附作用。

  有耳鼻喉科專家表示,在高溫下,新車的內飾的確有可能會散發出苯、甲醛等化學物質,人體如果感覺到頭暈等不適癥狀的話,最好先讓汽車通風一段時間。不過由于車輛在生產和出廠之前都會經過檢測,合格車輛中,化學物質含量會在人體可接受范圍,因此市民不必過度擔心。

  經驗:外國研究表明不必擔心苯超標

  韓國:冬季苯更易超標

  2001年韓國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城市區域內、車輛通勤時間較長的人群(包括坐小轎車和坐巴士),雖然確實發現車輛使用會增加苯的暴露,但他們的發現與微博中的描述有明顯的區別:研究發現的是,乘坐車輛增加了多種有害物質的暴露水平,苯是其中之一。但導致這一情況的首要因素是車輛使用的油料,而非儀表盤等車內組件。

  研究發現舊車中苯的含量要高于新車。這說明儀表盤、內飾等組件散發出的“新車味”并非影響車內苯含量水平的首要因素。研究發現在冬天的月份中,苯暴露水平顯著升高。這說明汽車空調的使用并非苯暴露的主要因素。

  德國:新車揮發物主要成分不包括苯

  2007年德國有一項研究是關于“停泊車輛內部空氣的毒性”。研究人員設置了相同品牌的一輛新車和一輛使用三年的舊車,置于14000瓦燈光之下,使溫度上升到150華氏度(65.6℃),收集了車內氣體。之后他們將來自人類和倉鼠的實驗室培養細胞暴露在這些氣體的提取物中。這是毒性測試的正常手段。

  研究表明,來自新車的氣體并沒有表現出毒性,只是引起了一些微小的免疫反應,理論上這些反應在一些人體內可能導致過敏。舊車則無此現象。研究結論稱:“停泊車輛的內部空氣沒有發現明顯的健康危害。”

  研究還發現,新車內的揮發性有機物總量為每立方米10.9毫克,其主要成分并不包括苯。

  美國:車輛保養適當苯不會超標

  美國癌癥協會還調查了德國、韓國和美國的其他幾項研究,最后總結道:“我們在已發表的研究中,沒有發現能確證(流言中)這一觀點的證據。在一部分針對行駛車輛的研究中,苯暴露水平超過了工作場所慢性苯暴露推薦水平,但這些程度的苯在保養適當的車輛中不太可能出現。”

  夏季,這些事最好不要在車里做

  1.火機、香水、清新劑別放車里。

  買車不到半年的張先生是位資深煙民,不久前他出去吃午飯時把車停在露天停車場后,順手把打火機放在汽車中控臺上。幾個小時后,回到車里的張先生聞到一股焦煳的味道,他發現,中控臺上的打火機已經炸開,手機也已經燒焦。夏季來臨,各地汽車自燃頻發。造成汽車自燃的原因之一,就是車內放置了易燃、易炸危險品。女士不要放香水在車里,高溫易爆。

  2.別貼劣質防爆膜

  高溫天氣,汽車也怕“中暑”,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車輛貼上隔熱防爆膜,不過,劣質膜可能會得不償失。一般正規太陽膜的隔熱率都在30%到40%,即便價格兩三千(僅前擋膜)的膜隔熱率也僅能做到50%-60%。很多車在經過太陽炙烤后總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味道。這可能與太陽膜使用的膠質量不好有關。另外,部分劣質膜的膠中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質,對人體有害。

  3.不要在車里吸煙

  吸煙是苯暴露的主要來源。如果在車內吸煙,尼古丁會附著在汽車內飾上,而一些人體攜帶的病毒、細菌也會通過乘客留在車內,它們對人體的傷害遠大于化學物質,而在夏天這些問題會特別突出,因此最好能夠兩三個月在車內消毒一次。

  4.嬰幼兒盡量少坐密閉的車內徐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環境科李聚寶科長表示,苯是一種已經確認的致癌物,與其有一定關聯的癌癥是白血病。正常的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在一般的公眾環境里因為苯的吸入而患上白血病的概率相當低,但是嬰幼兒就要非常小心,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最好不要久坐密閉環境的汽車內。

TAGS:車廂 毒氣室 高溫 白血病 | 責任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