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專家建議:對進口汽車進行反壟斷調查
2013年7月29日來源:法制日報

  近期,隨著反壟斷調查的擴大,進口汽車的問題引起了社會關注。以往人們以為,進口汽車關稅比較高,所以價格也比較高,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專家指出,沒有哪個國家允許或放任外國進口汽車在本國獲取暴利的,而一些跨國公司卻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通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大幅抬高產品價格,控制零配件銷售等手段獲取暴利,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在加拿大工作的瞿先生不久前從北美購置了一輛排量為3.0T的新款奧迪Q7,花了7.8萬加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日前他回到國內,看到同一款的進口汽車價格嚇了一跳,號稱大幅優惠之后還超過了100萬元。

  “同樣的汽車在美國市場大概只賣6萬多美元,算起來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瞿先生對于外國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如此“天價”甚為不解。

  然而,中國消費者似乎見怪不怪。一位進口汽車經銷商介紹,進口奔馳350汽車在中國內地的報價為139.8萬元,而海外零售價在56萬元左右。

  還有的汽車差價更為離譜,如陸虎牌在中國內地報價為118萬多元,而海外僅合人民幣30多萬元;寶馬X5在中國內地報價為88萬多元,而海外僅合人民幣30多萬元,差價幾乎3倍。

  同一款式汽車,差價為何如此巨大?許多年來,國外汽車廠商一直含糊其辭,宣稱中國進口汽車稅額高導致了售價提高。事實果真如此嗎?

  “進口汽車需要繳納三種稅,即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按照我國的稅率,排量超過4.0升的進口車按稅額最高一檔征收,完稅后價格增加一倍左右;但絕大多數進口汽車沒有到這個排量,納稅低于這一稅率,然而它們在中國的銷價卻高得離譜。”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坦言,“前幾年金融危機,很多洋品牌汽車就是靠在中國內地獲取暴利渡過了難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建軍說,涉嫌壟斷最突出的表現是,銷售價格居高不下,廠商利潤明顯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大體而言,外國汽車廠在中國內地銷售高檔車的利潤高于國際平均30%左右,沒有市場壟斷,哪來的如此暴利?饒達如是說。

  不僅在銷售環節,而且售后維修、保養環節,進口汽車也是高度壟斷的。“比如零配件供應,也由國外汽車廠商高度控制,只能在4S店銷售,價格翻了好幾倍。又比如,汽車補漆在普通修車廠只要幾百元,到了4S店就要兩三千元,其中的暴利不言而喻。”饒達說。

  上海市商務委機電處處長臧新興認為,除了市場需求旺盛導致價格堅挺以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外廠商不當利用了中國內地某些法規的“保護”。

  他介紹,中國加入WTO之后,進口汽車大量涌入,為了規范內地汽車市場,2005年出臺了《汽車產業政策》和《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進口汽車流通經銷服務領域普遍實施4S店為基礎的單一模式。

  “一些國外廠商濫用這一法規條款,通過境外總經銷商對包括定價權、零部件供應、售后服務等進行控制,造成進口汽車售價、配件維修價格十分昂貴。”臧新興說。

  沈建軍說,在中國內地,從汽車銷售到零配件服務,只有單一的4S店渠道,因而從產品定價、零配件分撥、商務政策全是國外廠商說了算,很容易形成縱向壟斷。

  “國外廠家為了控制市場價格,設置最低限價,經銷商一旦突破,就會受到嚴厲處罰,顯然涉嫌價格壟斷。”張敏說,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逐步趨于理性,進口汽車涉嫌價格壟斷這團“亂麻”也到了不得不理的時候。

  鑒于有關進口汽車的政策需要改進,臧新興等業內人士呼吁,盡快調整現行《汽車產業政策》和《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營造公平競爭的貿易環境。

  專家建議,對進口汽車進行反壟斷調查,對于限制競爭的價格操縱行為進行查處,特別是對于暴利行為,必須將其從市場交易中“擠”出去。

TAGS:汽車流通協會 汽車銷售 進口車 關稅 價格壟斷 | 責任編輯:車新聞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