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這個行業對于有車一族來說應該不算陌生,因為汽車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問題,這就需要將車送至修理廠維修,但近日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不少修理廠甚至是正規的4S店在維修過程中都存在貓膩。
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如今,4S店在汽車銷售環節的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賣一臺虧一臺”的局面也不足為奇,除了以薄利甚至虧本的價格換取高銷量,在廠家返利方面拿到高額獎勵補貼之外,4S店在整車銷售上幾乎無利可圖,那4S店有什么辦法扭虧為盈呢?“在售后維修方面的收益才是4S店的核心收入來源。”某車行從業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4S店是一種以“四位一體”為核心的汽車特許經營模式,包括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Survey)等。雖然4S店在提升汽車品牌、汽車生產企業形象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但4S店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廠家,基本經營活動都在為生產廠家服務,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這就造成了以銷量換利潤,以維修和保險賺資金的現狀。消費者在4S店修車圖的就是放心,哪怕價格比路邊店貴上一些,他們為了安心也樂于在4S店修理,一些4S店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心理和不懂汽車維修知識的特點,他們就通過種種手段謀取利益。
貓膩一
以次充好
汽修行業中最主要的一種“手段”就是以副廠配件充當正廠配件,這在一些小型非正規、不講誠信的汽車維修店里,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副廠配件成本低廉,與正廠配件的價格相差甚遠,修理廠為賺取差價,則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副廠配件在質量及功能上都不及正廠配件,若涉及核心配件,甚至會引發安全事故。
對于這類問題,車主可以從配件包裝上的編號或者二維碼等途徑進行查詢。同時,在維修前最好簽訂維修合同,標明所用配件來源,方便日后查詢。
貓膩二
擴大問題
一般來說,愛車出了毛病,車主自然是會有些著急,而許多修理廠正是利用了車主的這種心理,來擴大問題,沒問題的說成有問題,有問題的說成大問題,車主一著急,就順著修理廠的話把車留下修理。擴大問題不僅增加了配件的成本費,還延長工時增加工時費,使車主花了不少冤枉錢。
一般車主缺乏專業的汽車維修知識,在汽車維修消費上處于弱勢。若愛車需要維修,車主最好多咨詢幾個修理廠,并且保持理性不要聽信一家之言。貨比三家,才能防止上當。
貓膩三
延長工時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4S店還是普通的汽車修理廠,工人都按工時來計算收入。所以,就容易出現有些不良的維修人員,為了增加收入,千方百計地去磨時間。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送來維修的車輛,差不多快過保修期了,車商為了多賺錢,就盡量拖延修車時間,直到保修期過了以后,車主不得不自己付費換配件。
工時費的彈性較大,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因此車主送車去保養維修時,都要切實了解自己的車輛出了什么問題,這樣對所需工時有一個大概的掌握。若確認維修人員有故意拖延時間的,應該立刻向其上級主管投訴。
貓膩四
偷梁換柱
有些維修店會把前一個客戶換下來的零件撿回來,修復之后換給下一個客戶,甚至是直接將車主優質配件取下,換上較低端配件。特別是換下來的電瓶、輪胎等部件,經過翻新后就成為維修廠一個穩定的財源。一部汽車有數千個配件,現在又有那么多型號的汽車,配件要有數萬之多,即使是專業人士也不能將所有配件了解清楚,更別說普通車主了。
在維修時,車主最好親自到場監督,防止維修工人做手腳。另外一定注意仔細查看要換上的配件,并索要汽車維修施工單,仔細核對各個維修項目及價款,最后記得索要發票。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