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德國《法蘭克福周日新聞》(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采訪了大眾汽車集團CEO馬丁·文德恩 (Martin Winterkorn),后者表示有意增持和一汽集團合資子公司一汽大眾的股權。
大眾或將增持一汽大眾股權
文德恩稱:“大眾和一汽希望拓展雙方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當前正在考慮多種可能性——該怎樣擴大我們之間的合作。其中一種可能性將是提升我們在合資公司一汽大眾的股比,從40%提高到50%。我們正在協商這一事宜。”
一汽大眾成立于1991年;到1995年將奧迪納入一汽大眾生產合同,一汽大眾的股比結構變為:一汽60%、大眾30%、奧迪10%。
關于大眾籌劃調整一汽大眾股權結構的說法由來已久。有知情人士披露,2011年大眾向一汽提出的“一汽-大眾股比調整方案”已調整完畢,從2012年開始一汽大眾業績按照一汽51%、大眾30%,奧迪19%的新股比計算。
但當事各方均對“調整方案”予以否認,有關主管部門指出,調整股比過于敏感,取決于博弈結果;相關部委職能司局在原則上不愿對合資股權爭端開啟支持先例,不可能支持一汽大眾和奧迪股權調整。
大眾加強同一汽關聯
一汽大眾已經運行超過20年。去年4月23日,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對德國進行訪問,帶領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簽訂合作協議。除了上海大眾烏魯木齊工廠議題之外,大眾和一汽簽署了意向書,將一汽大眾的合資年限再延長25年,有效期至2041年。
11月29日,一汽大眾在佛山舉行董事會議,文德恩和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出席會議。雙方達成共識,爭取提前延長雙方將于2016年到期的合作協議。雙方還計劃將擴大產品線、并開發新的經營領域,未來重點關注電動車、創新產品研發及金融財政服務等方面內容。
今年5月份,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稱,大汽車集團將在3年內(2015年底前)在中國市場發布新低價品牌,并可能最終衍生出多款車型;在兩家中國合作伙伴中,大眾汽車更傾向于挑選一汽參與該項目。新低價品牌的車型售價將在5,000歐元到10,000歐元(約合人民幣41,876至83,737元)之間,同通用汽車寶駿等合資自主品牌以及本土自主品牌展開競爭。
文德恩曾表示:“我們希望在可見的將來向中國市場引入一款真正的低價品牌車,定位為可承受的入門級車型,售價在6,000歐元至7,000歐元之間。”
大眾旗下奧迪豪華品牌還計劃與一汽聯合開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技術。奧迪CEO魯伯特·施泰德指出:“在與一汽合作項目框架內,奧迪未來將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引入中國。”一汽大眾總經理張丕杰確認PHEV將是發展重點,目前已經達成共識,處于前期市場調研階段,但拒絕透露時間節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