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新能源車試點第二波 對地方保護約法三章
2013年12月4日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六項措施招招見血

  9月17日,新能源汽車企業終于等來了國家發布新一輪的扶持政策,四部委發布《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政策期限為2013年至2015年。

  財政部參與上述政策制訂的人士稱,政策制訂充分總結了上一輪試點的經驗,而且考慮到了當前能源和環境形勢,在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整。

  新政至少在三個方面提出了硬性規定破除頑疾:和地方政府“約法三章”,有限度地放開當地市場;把環境問題較為嚴重地區納入試點,提高地方政府積極性;硬性考核難度目標,強迫各地完成既定任務。

  各地在上報材料中,必須注明:當地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

  “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的政策對企業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最有利,一是將市場的30%留給外地品牌,二是地方政府不可能再截留國家補貼,補貼資金能順利到達企業。”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內部人士稱。

  針對有些城市在上一輪獲得試點資格后,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并不積極,原因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短期內并不能在稅收等經濟層面刺激主政者。政策設計者有意尋找具有推廣新能源汽車內生動力的城市,認為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城市和區域動力也更大。

  在申報城市和區域中,出現了城市群聯合申報獲得批準的現象,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細顆粒物治理任務較重的區域都被納入其中。

  在2010年最初的五個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中,長春推廣數量最少,未能繼續進入2013新政的第一批試點城市名單。為了避免進入試點城市無所作為,新政規定相關城市須接受年度考核評估,未能完成年度推廣目標的將予以淘汰。

  國家相關政策也因此規定,按照城市規模大小,地方政府在申報時有最低推廣目標下限,不設上限。規定特大型城市或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0000輛,其他城市或區域累計推廣量不低于5000輛。根據各地上報推廣目標,未來兩年試點城市將推廣近25萬輛新能源汽車。

  新政還規定,政府機關、公共機構等領域車輛采購要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務、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

  前期商業化看好租賃

  9月17日國家四部委發文后,深圳市相關部門立即開始著手準備申報材料。不過因為要趕在10月15日前上交,申報材料準備得很匆忙。

  “獲批后,我們又對地方細則進行了研究、補充,因為當初申報時間太緊,細則還沒有通過市常委會議討論,所以很多內容還不便對外發布。”深圳相關政府官員說。

  在各地方政府中,深圳和北京是熱情最高的兩個市,上報的推廣目標也最高,為3.5萬輛,遠遠高于同級別城市上海和廣州的10000輛。“是廣州和上海報得太低了,深圳是按2015年完成4萬輛的目標去申報的。”上述深圳官員說。

  事實上,深圳和北京在上一輪試點中,雖然推廣成績排名相對靠前,但絕對量遠遠低于預期目標。深圳和北京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推廣兩年多的成績分別為5640輛和3388輛。

  北京曾確定2012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萬輛,2017年新能源汽車規模將達到19.5萬輛;深圳也規劃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4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7000輛,電動出租車3000輛,私家車3萬輛。上述官員承認,“對于上一輪試點成績,確實有批評的聲音。”

  不過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地方政府的誘惑,使其愿意承受推廣量化壓力。深圳發布產業規劃,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要達2500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20萬輛;北京也推行“綠色北京”戰略,計劃到2015年北京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占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0%以上,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4%左右。

  為了拓展推廣商業模式,北京開始嘗試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模式。深圳借鑒北京模式,有北京市政府官員透露,在新細則中制訂了支持整車租賃、分時租賃等相關內容,讓新能源汽車“更接地氣”。這一措施得到了比亞迪、華晨寶馬等廠商的響應。“租賃的市場非常巨大,進入租賃領域不僅可以提高銷量,而且也可以讓更多人能體驗到新能源汽車。” 比亞迪副總經理李云飛認為。

  “補貼方面,深圳希望能按國家補貼的1:1來補貼,其次推廣模式也會調整,通過模式的變化把各方面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公交和私人購買都會有新的模式。”上述深圳官員稱細則最快半個月內可以推出。

共 2 條 2/2首頁上一頁12
TAGS:新能源車 試點 地方保護 約法三章 | 責任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