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內兩大打車軟件“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同時升級。升級后的兩款打車軟件在原來補貼出租車駕駛員的基礎上,更是直接為出租車乘客每次乘車支付5元-10元不等的打車費。打車軟件市場之爭,已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濟南本土打車軟件“愛召車”的處境將更加尷尬。
市民免費打車成可能
1月10日,濟南的孫彬先生用打車軟件打車時發(fā)現(xiàn),新版“嘀嘀打車”增加了微信支付功能,每次成功支付,微信都將為乘客支付10元的車費。
“從經八路省委到二環(huán)南路外海蝶泉小區(qū),一共15元車費,我自己付了5元,微信替我買單了10元,這也太便宜了。”孫先生說。
據(jù)了解,微信為每次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戶支付10元車費,而對于車資不足10元的乘客,僅需要象征性支付0.01元即可,其余部分皆由微信支付。也就是說,打車軟件使得免費打車成了可能。
軟件不僅免費用,還幫忙付車費。這樣的優(yōu)惠活動幾乎可以用“瘋狂”形容。“嘀嘀打車”與微信攜手,而“嘀嘀打車”最大的競爭對手“快的打車”選擇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合作。“快的打車”在濟南雖然沒有直接的打車返現(xiàn)金活動,但在北京等部分地區(qū)同樣開展了“使用支付寶支付車費免5元”的活動。
司機推薦客戶端月掙6000
1月11日,記者試用“嘀嘀打車”軟件,整個過程非常流暢。到達目的地后,記者根據(jù)計價器顯示金額用微信支付了14元車費,微信立即提示為記者支付了10元。而幾秒鐘后,出租車駕駛員手機收到提示,顯示車費到賬。
出租車駕駛員李師傅說:“這是剛加的新功能,對我們來說沒什么好處,又是開軟件,又是輸密碼,不如收現(xiàn)金省時間。大部分乘客還不知道有這個功能。”
對于出租車駕駛員而言,他們更在乎乘客的“好評”。“兩個好評并且在線6小時,軟件就給10塊錢,兩個軟件就是20塊。”司機李師傅說。而駕駛員使用手機軟件需支付的流量在150M-250M之間,一個月花費在50元之內。也就是說,一位出租車駕駛員每個月都可在兩個打車軟件中得到550元左右的額外收益。
不僅如此,李師傅告訴記者,打車軟件的司機版客戶端中,還有一個“使用推薦”功能。出租車駕駛員在為乘客服務過程中,向乘客推薦安裝打車軟件客戶端。司機師傅在“使用推薦”中輸入乘客手機號碼,一旦該手機號碼真正注冊使用打車軟件,司機師傅還可得到每位20元的推薦獎勵。
司機李師傅向記者展示了只有駕駛員才能看到的“推薦排行榜”,排名第一的駕駛員2014年1月份前10天共成功推薦乘客安裝客戶端112名。也就是說,這位駕駛員可得到2240元的獎勵。
李師傅說:“去年12月最多的一個推薦了300多名用戶,掙了6000多塊。”
燒錢背后是電商資本角力
如此瘋狂的“燒錢”行為讓記者咋舌。據(jù)“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官網介紹,兩個打車軟件在國內都覆蓋40個城市以上,每個月需要投入的資金無異于天文數(shù)字。
1月6日,“嘀嘀打車”宣布完成C輪融資,共獲得來自中信產業(yè)基金等公司共一億美元的投資。
“快的打車”背后則有阿里巴巴當靠山。“快的打車”去年6月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領頭的800萬美元A輪融資,而阿里巴巴集團將會再投資近億美元支持“快的打車”的發(fā)展。
百度也以平臺模式介入了打車軟件領域,其旗下百度地圖的打車業(yè)務同時接入了“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用戶在百度地圖發(fā)出的用車信息在兩款打車軟件中都會顯示,只是在用戶端感受不到是哪家提供的服務。
本土打車軟件生存艱難
兩大打車軟件同時完成“線上打車,線上支付”的華麗轉身,其不約而同“抱住土豪大腿”的行為,進一步打壓了其他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
濟南2013年4月25日推出的官方版打車軟件“愛召車”,目前生存境地十分尷尬。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司機對“愛召車”并不感冒。
其實,在打車軟件混戰(zhàn)初期,“愛召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不僅有濟南市交通局的官方支持,同時“愛召車”的客戶端是每臺出租車都配備的GPS行駛記錄儀。也就是說,“愛召車”一上線,就已經普及到了濟南市全部8043部出租車上,省下了其他打車軟件需要占領出租車市場的苦惱。
“這臺儀器有通話功能,有人使用愛召車軟件叫車,客服人員會根據(jù)GPS車載定位數(shù)據(jù),向附近的出租車發(fā)出用車信息,愿意接的司機按鍵表示同意后,客服人員會告知乘客上車地點和電話,方便司機與乘客聯(lián)系。”另一位出租車司機崔師傅對記者說。
“愛召車一開始定位錯了。然后就是一步沒趕上,步步趕不上。”崔師傅說:“最開始愛召車軟件使用要多收7塊5毛錢,但別的軟件不要錢;后來愛召車不要錢了,別的軟件給司機發(fā)錢了;到現(xiàn)在這些軟件給乘客都發(fā)錢了,再想競爭,太難了。市場已經沒有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