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011~2012年上半年的低谷后,長安福特進入高速擴張期。在新福克斯、翼虎、翼博等產品推動下,長安福特銷量激增。2013年,長安福特批售銷量達67.9萬輛,同比增長62.2%。與2011年相比,長安福特2013年銷量驟增了1倍還要多。
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值得高度重視的隱患。除了中國的翼虎斷軸事件外,近年來福特在全球其他市場也先后出現因質量問題而大規模召回。譬如,2010年,福特在美國因車輛起火隱患召回450萬輛汽車;2012年,福特在美國再次召回45萬輛汽車。
網絡上一個公開的視頻更讓人吃驚,今年2月20日,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進行正面40%重疊可變性壁障碰撞試驗時,翼博前軸居然“華麗麗”地斷裂了。
召回背后是高速擴張與品質管理的平衡難題。汽車巨人豐田在這方面也曾吃過虧。2010年,豐田全球召回事件爆發后,新任社長豐田章男承認,豐田擴張太過迅速,為一系列質量問題埋下了隱患,“坦率地說,讓我擔憂的,是我們發展的步伐可能太快了。”
類似的問題還出現大眾汽車身上,2013年,大眾汽車在中國售出驚人的327萬輛汽車,但當年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召回車輛總數達到了近100萬輛,原因為DSG變速箱的安全隱患。
“高速擴張會帶來很多風險,比如為了加快產品投放縮短研發和試驗周期,忽視了產品質量把關。新工廠的調試、磨合還沒有達到比較好的狀態,產品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一家汽車公司質量部經理評論上述事件說。
上海明華有道咨詢公司咨詢總監封士明則認為,福特汽車“財務導向”性格有可能是翼虎斷軸事件的“罪魁禍首”。
“財務導向型企業性格不是壞事,這幫助福特度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中唯一沒有受到根本性沖擊的企業。但財務導向性格可以用來防守,難以用到進攻。”封士明表示,在企業高速擴張期,由于過度追求成本控制,‘財務導向’性格有可能造成體系上的隱患,“整個組織從上到下,從產品的定義到采購、質量檢查,一條線下來都會有一些問題。”
供職于福特的一位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間接佐證了上述觀點,“財務導向”性格一度使福特在中國的發展趨于保守,新產品和技術導入、產能擴張等方面大幅落后于競爭對手。2012年起,福特開始在中國加速擴張,孰料發生翼虎斷軸事件。
“從企業性格來看,斷軸原因有沒有可能是福特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更多利潤,有意在中國市場上采用了更低成本的設計?”封士明說。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豐田在美國的召回事件,中國質檢等監管部門被部分消費者認為“缺乏作為”。翼虎車主凌云(網名)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她因車輛質量問題向深圳當地質檢部門求助時,后者僅簡單告訴她不具備檢驗汽車質量的條件。
本報記者同時了解到,長安福特去年底宣布召回8萬多輛翼虎后,上海長安福特經銷商結束了翼虎長期的加價銷售狀態;昨日,上海一家長安福特經銷商給出了1萬元的現金優惠。3月7日,福特汽車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價格下跌了0.32%,報收15.62美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