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道 英報稱,4年多來,中國首次成為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產品的凈出口國,這凸顯出該國國內煉油行業的規模正不斷擴大、重要性正不斷提升。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11日報道,中國海關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每日出口成品油65萬桶,同比增長3.4%;進口56萬桶,同比減少近25%,進口量為2012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分析師表示,自2004年開始記錄這些數據以來,這只是中國第三次成為成品油凈出口國,前兩次是在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
花旗分析師伊萬·什帕科夫斯基說:“我們認為,今明兩年中國成品油出口增長、進口減少的趨勢會進一步加強,推動這一趨勢的是中國國內煉油產能的大幅提升,包括今年的每日80萬桶。”
報道稱,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2013年中國燃油消費增速達到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10年快速增長的勢頭臨近尾聲。這股勢頭曾幫助將國際油價推高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但中國仍在興建煉油廠、擴大加工產能,結果導致國內供給過剩,不僅拖累了煉油廠的利潤,也使該國對亞洲出口的柴油和燃料油呈現增長。
報道稱,出口產品的統計明細尚未公布,但什帕科夫斯基表示,他預計“燃料油、石腦油和柴油貿易流動的變化是上述轉變的主要推動力”。
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阿姆里塔·森表示,上述數字反映出中國煉油產能過剩和需求放緩。她說:“這意味著進口收縮,而庫存激增。”
報道稱,原油進口3個月來首次降至每日600萬桶以下,至每日555萬桶。
森表示,中國3月份沒有出口更多成品油的原因是利潤微薄。“柴油出口不太上算,因為中國與新加坡的價差現在太小,出口基本無利可圖。”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