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國和日本的監管機構和相關部門大力打擊安全問題之際,主要汽車制造商正在加快召回速度,并指示經銷商停止銷售可能存在危險隱患的汽車。
據《星洲日報》報道,在最新采取的行動中,豐田汽車上周宣布全球大規模召回近640萬輛汽車。召回行動涉及5個不同的問題和27種車型,包括全球廣受歡迎的卡羅拉、Yaris和Matrix緊湊型車,以及RAV4和漢蘭達SUV。
今年來,寶馬、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通用汽車、豐田和大眾共召回了近1500萬輛汽車。業界專家說,汽車制造商曾經可以同監管機構討價還價的情況已經徹底改變,這主要是由于汽車制造商的高官們現在可能因相關問題而面臨巨額罰款和刑事訴訟。
上個月,豐田汽車同意向美國支付12億美元罰款,用以和解美國司法部的一起刑事調查。該公司被控誤導消費者以及沒有報告產品缺陷。這些缺陷導致一些豐田和雷克薩斯汽車突然加速,由此導致了一系列造成人員傷亡的車禍。
曾在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NHTSA)擔任執行律師25年的顧問Allan J.Kam說,上述和解肯定受到了其他汽車制造商的關注。他說,這些汽車制造商在想,要不是有上帝的照顧,他們肯定也會碰到那樣的麻煩。
生產全球化也促使更多相同的部件被用到不同地區和不同車型上。
韓國檢查人員促成今年1月美國的一起召回行動。此前,韓國檢查人員對一些美國產豐田汽車使用的座套阻燃性提出質疑。
有多個因素導致汽車制造商新出現了這樣的謹慎情緒。
去年,在遭到中國監管部門公開批評并被責令召回車輛后,大眾、通用汽車和上汽集團都對消費者投訴的車輛問題提供了維修服務。過去10年,在三菱汽車承認將車輛缺陷隱瞞多年后,日本監管部門對該公司高管提出了刑事指控。
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表示,豐田和解案是樣板。他警告,其他車商不應重蹈豐田的覆轍。豐田還同意支付16億美元以了結相關的民事訴訟。
由于因點火開關問題而進行了大規模的車輛召回,通用汽車無論是在美國國會、還是在網絡上都正在受到猛烈抨擊。由此可以看出,汽車制造商如果不能對產品缺陷及時采取行動,會給公司聲譽帶來多么大的損害。
汽車制造商召回產品的情況不斷增加,且過去3年步伐加快。金融顧問機構Stout Risius Ross Inc。的研究顯示,2010-2013年期間,汽車召回增多,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加強了規定實施力度以及豐田2009和2010年的召回事件引發公眾高度關注。
召回規模加大的原因之一是汽車行業在許多不同型號的車輛上使用相同零部件。福特近期的一次召回與座椅框架有關,所涉及的座椅框架不僅安裝在福特Fusion和林肯MKZ轎車上,也用于Escape運動休旅車和C-Max小型轎式休旅車。
Stout Risius Ross整理的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召回的汽車數量為1.23億輛,本世紀頭10年升至1.7億輛,豐田2009年召回起到了推動影響。2010-2013年期間,在美國召回的汽車數量為6300萬輛。
汽車購買和汽車信息網站Edmunds.com的分析師考德維爾(Jessica Caldwell)表示,汽車公司試圖趕在問題暴露引發不滿前主動召回。
她稱,許多消費者不會在意例行召回,但如果相關問題涉及事故或交通死亡則會加以注意。
根據研究機構Autodata數據,2009年“突然加速”問題曝光前,豐田美國市場占有率為17%,一年后降至15.2%。2011年日本發生的地震和海嘯使豐田部分工廠停產數周或數月,上述占有率因此受到進一步打擊,今年第一季萎縮至13.9%。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