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黨委書記朱華榮在北京車展上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長安汽車將向其合資公司輸出一款純電動車產品,與長安同時生產并銷售。對于合資企業的名字,朱華榮三緘其口,但輸出的這款產品已經鎖定為逸動純電動版,并計劃在今年上市。
產能問題仍未解決
去年底,朱華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長安將向長安鈴木輸出車型和平臺。對此,朱華榮仍表示目前雙方還在談,但逸動純電動版不會在長安鈴木生產。
前兩年的情況是長安汽車發展迅猛,產能缺口問題日益緊張,而長安鈴木缺乏新車型,產能富裕。去年有消息稱,鈴木有望增持長安鈴木1%的股份,與長安汽車股比對等。對此朱華榮并不否認,“增持是企業發展的需要,目前雙方正在探討”。實際情況是從去年底開始,多年沒有新車型上市的長安鈴木推出第一款SUV鋒馭,常務副總經理邢鋼宣布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車型。產品上得到滿足的長安鈴木,對長安的產品或將感到并不饑渴。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坦言:“長安近年來的產品從設計制造,再到營銷都有了進步,但之前產能的安排卻比較保守,因此從逸動到CS75,產能都跟不上市場要求。”
除了在哈飛生產悅翔V3外,長安近期也在盡可能地擴充產能。并于上個月收購合肥長安,獲得其廠房和每年15萬輛產能的生產線。
新能源汽車穩中求進
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浪潮又一次激起,在政策的引導下,各車企都在加碼新能源汽車。
北京市先后兩次公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生產目錄和產品目錄,長安汽車進入了生產目錄,但還沒有產品入圍。對此,龔兵表示,“長安在戰略層面不希望在新能源領域太冒進,新能源車進入家庭有一個過程,三五年內不會成為主流。”龔兵對新能源車的態度謹慎。“長安汽車力爭在技術儲備和市場研究上和其他企業保持一致。”朱華榮透露,長安在未來適時推出一些更小的電動汽車,針對細分市場。
目前長安產能緊張,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產能仍是掣肘。分出一部分逸動純電動版給合資公司貼牌生產,緩解產能壓力的同時,正如朱華榮所說:“長安自身的產品水平也得到了合資企業的認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