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可能是這個星球分布最廣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一塊起司蛋糕、一個鹵雞爪甚至一個小籠包,都能輕松打開吃貨的唾液腺——哪怕是手握方向盤正飛駛在高速公路上。趁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火熱播出,小編就來給吃貨們擺一擺“舌尖上的交通安全”。
【吃相】 吃貨開車 花樣百出
在百度上輸入“邊開車邊吃”,你就會發現,這真是“瘋狂”的世界。為了吃,吃貨司機們發揮了無窮的創造力。
我們來看看:今年1月,南京滬寧高速湯山收費站前,一輛轎車歪歪扭扭開了過來,交警開始以為司機是酒駕,攔下來一看,司機正捧著飯盒吃湯包;4月11日14時左右,一位司機在高速路應急車道上低速行駛,民警以為是車出了事故,上前查看卻發現,司機一邊握著方向盤一邊磕著開心果前行。
你以為上面這兩位已經很離譜了?NO!1月26日,浙江金華,一位母親正在高速上開車,車里1歲的孩子哭鬧起來,怎么辦?這位母親想了個好辦法,她把寶寶抱在懷里,自己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里抱著嬰兒用奶瓶在喂奶,這一高難度系數動作自然導致其行車歪歪扭扭,卻“嚇壞”了后面的車輛,紛紛鳴喇叭示意,最后這位母親司機被警察攔下。
【后果】 開車乘車吃東西都有隱患
邊開車邊吃東西,會引起什么樣的后果?一方面,是面臨處罰,上面三個例子,以李Sir從警10多年的經驗,情節輕微點的,一般交巡警會口頭予以警告,也有的會面臨著罰款50元。
而那些車上還載有其他乘客的,比如公交車司機,因為牽涉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問題,將會面臨更嚴重的處罰。今年初,在重慶云陽6路公交車上,有乘客發現公交司機竟然一邊吃著面條一邊開車,吃到高興時雙手都離開方向盤。經乘客曝光之后,公交車管理部門對該司機給予了停職的處罰。在網上,還有很多關于公交車司機邊開車邊吃東西的新聞,他們在被舉報后,多被停職和吊銷從業資格。
相比這些用來警醒的處罰,車上吃東西真正帶來的嚴重后果,是對司機和乘客的生命威脅。此前,一名武漢的女子乘車時吃湯粉,結果因為公交車急剎,咬斷了舌頭,縫了16針;而另外一名河南的楊小姐,在公交車上吃烤串,沒想到公交車突然一個急剎車,竹簽一下子就插到了她的喉嚨里,萬幸的是沒有傷到主動脈。而另外一名南京男子,開車吃著肉夾饃,結果把車撞到墻上。
【提醒】 車上不能干的那些事
李Sir在這里鄭重提醒各位:司機朋友,開車時如果實在肚子餓,也應將車停靠到安全的地方,吃完之后再繼續駕駛?紤]到突然的顛簸和剎車,乘客也盡量不要在車上進食。
那么,除了在車上不能做吃貨,車上還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呢?
1.彎腰撿東西
有些駕駛員喜歡在前擋風玻璃下面或副駕駛位置擺放手機等物品。遇剎車時,物品掉落,如果在駕車過程中彎腰撿拾,極易引發事故。
2.與朋友嬉鬧
朋友或家人在車上時,駕乘人員難免會聊聊天或開幾句玩笑甚至打鬧,這時注意力被分散,會給行車帶來危險。
3.打電話發微信刷微博
現在還有司機邊開車邊發微信、刷微博。另外,有的駕駛員認為使用藍牙耳機就不影響駕駛,其實不然,這同樣會分心。
4.將手臂探出車外
一些男司機駕車時經常把手臂探出車窗外,如果在駕駛中遇到緊急情況,往往不能做出正確的應急動作;會車時還可能被別的車刮蹭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