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為中汽中心)主辦的“中國強制使用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可行性研究成果發布會”上,中汽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信息室副主任、兒童乘車安全工作推進辦公室主任潘增友發出警告:如果不采取嚴格有效的監管手段,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的生產和銷售,有可能重蹈部分奶粉自毀形象的覆轍。
潘增友主任的警告并非危言聳聽。
據與會的中汽中心有關專家介紹,目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兒童安全座椅生產基地之一,僅安全座椅每年生產量達1000萬個,超過90%出口海外;雖然目前國內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到1%,然而,一旦國內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后,預計每年國內市場需求1200-1500萬個,加上國外約1000萬個的需求量,國內年生產總量將達到2000萬個。
目前,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生產廠家100余家,年產能從數千個到100多萬個不等,所生產的產品,絕大多數是代工國外品牌。巨大的生產規模和市場需求,將吸引眾多企業急于進入兒童安全座椅行業。
但是,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的生產監管,目前還是一片空白,既沒有強制性的行業標準,又沒有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基本處于無序狀態。這導致市場銷售的兒童安全座椅,質量參差不齊。
記者在一些購物中心、小商品批發市場、汽車零件市場、網店注意到,各式各樣、不同功能的安全座椅,價格相差懸殊,從二三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這種魚龍混雜的現狀,對家長購買選擇兒童安全座椅,構成嚴重困擾。
隱患驚人
今年5月,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汽車碰撞實驗室受易車網委托,對市面上常見的幾個兒童安全座椅品牌進行碰撞試驗。測試結果令人堪憂,由于安全座椅質量參差不齊,測試過程中各類不合格的情況頻頻發生,甚至還出現了安全座椅直接脫離測試滑車的驚險一幕。
碰撞試驗是將安全座椅正確安裝在試驗專用的滑車上,并將測試假人固定于安全座椅內,以國標規定的48-50km/h的速度進行碰撞。
測試成績主要有兩點:一是假人胸部的合成加速度累積值,如果大于法規規定的數值,人體就有可能承受不了;二是假人頭部位移,如果超出限值就有發生撞擊的危險。
許多知名品牌安全座椅在此次碰撞試驗中都暴露出不足,有的座椅頭部位移不合格,有的座椅在碰撞后塑料件出現破損,還有的座椅的鎖扣開啟力度超出法規限值。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一款國產兒童安全座椅在碰撞后,整個座椅脫離了滑車座位,并且連同座椅內的測試假人一起“飛”了出去……工作人員對已經飛離滑車的安全座椅及其配件拆解和分析后發現:雖然其ISOFIX裝置依然留在座位上,但一顆起著重要的、固定安全座椅和ISOFIX底座的螺絲斷裂,并且在調節檔末端齒位留下明顯的劃痕。這是導致安全座椅及測試假人被甩離滑車的直接原因。
工作人員表示,雖然這款座椅在其他部位的設計和做工并不算太差,然而一顆螺絲質量不過關,使整個安全座椅喪失了應有的對車內兒童行車安全最基本的保護。
部分兒童安全座椅除了安全性能存在隱患外,還存在有害物析出問題。
去年8月,某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對27款在售兒童汽車座椅的有害物質析出進行測試。
測試報告表明,有12款產品檢測出含有有害物質。其中,4款座椅在面層布料或安全帶軟墊驗出有害阻燃劑,6款驗出甲醛,2款驗出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這些有害物質對健康可能構成影響。其中,甲醛可能引致兒童皮膚過敏反應;多環芳香烴屬可能致癌物質。
嚴格準入
鑒于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產銷監管空白現狀,潘增友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家長對涉及兒童安全的產品,有非常敏感的心理活動,我們要防止出現奶粉行業那樣,因為當年監管不到位,讓劣質產品大范圍占領市場,最后讓消費者對國內一個行業產生恐懼避離心態的情況。”“根據我們的調查,兒童安全座椅不適合當成普通嬰童用品來管理。國際上多是將兒童安全座椅當做汽車安全附屬配件進行嚴格管理,采用的管理標準嚴于對整車的要求。”
在“中國強制使用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可行性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潘增友呼吁,為避免劣質產品對兒童乘員傷害,需要建立嚴格的生產監管體系。如可以考慮對于兒童約束系統生產實行“企業準入資質審核+生產資質審查+產品強制認證+質量監督 +一致性檢查+定量抽檢”等綜合性管理。“只有更嚴格的監督監管,才能保證用戶在購買和使用中的權益”。
慧眼識別安全座椅
作為一般消費者,在目前國家沒有強制標準情況下,怎么選購品質可靠的安全座椅、避免購入有安全隱患的產品?
據2014-2015年“兒童安全座椅公益推廣”項目參與單位、寧波環球娃娃嬰童用品有限公司代表李女士介紹,目前在國內購買兒童安全座椅,除了考慮價格外還需要參考國際安全認證標準。
李女士說,一款合格的安全座椅,制造成本一般不會低于700元;而網上充斥的300元左右安全座椅,其品質如何不難判斷;另一種方法就是認證標識。
中汽中心專家指出,查驗兒童安全座椅上的認證商標,是目前最直接的判斷產品是否值得信賴的方法。沒有經過安全測試認證的兒童安全座椅不但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反而會增加對兒童傷害的可能。
據記者調查,國內在售、貼有認證標示的兒童安全座椅,出現頻率最高的認證是ECER-44/04。
ECER-44/04是歐洲經濟委員會針對兒童乘車防范系統的認證頒發的第44號法令,于1995年9月通過生效,它是專門針對兒童約束裝置設立的認證,主要針對嬰兒床、嬰兒背帶、兒童安全座椅等產品。沒有通過ECER44標準認證的兒童安全座椅,禁止在市場上銷售。
除了ECER-44/04認證標識外,喜歡網購的消費者還有可能見到德國ADAC認證、美國ASTM認證、德國stiftungwarentest認證。
有德國ADAC認證標識的,表明這款產品經過德國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認證。德國ADAC認證比ECER-44/04的考驗還要嚴格,有人說,ADAC是世界上最嚴格的認證標準。
美國ASTM認證是“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的英文縮寫(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andMa-terials)。它是美國認可度最高的認證標準之一。
德國stiftungwarentest認證是德國產品專業測評協會(商品檢驗基金會)。據說,1/3的德國人購買重要商品前,要看德國stiftungwarentest認證測試報告來決定選擇何種品牌產品。
目前在國內購買兒童座椅,最靠譜的判斷標準就是選擇有以上4個認證機構認可的產品。當然,凡是通過以上四大機構認證的產品,售價不菲,基本上都在2000元以上。而沒有獲得認證的國產兒童安全座椅,價格上限多為1000元左右。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