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的新車銷售市場已經連續多年在全球居于首位,二手車市場在中國卻還是一個新興市場。
不過,這個市場發展十分迅速。按照商務部的數據,2013年二手車市場交易總量達到近840萬輛,相當于新車市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而在較為成熟的美國市場,二手車交易量是新車銷量的三倍。可以說,中國的二手車市場空間巨大。
按照汽車5-6年的更新換代規律,全國從2008、2009年前后開始出現新車購車潮,那么隨后的二手車釋放狂潮的開始應該在2015年。也就是說,明年就會有一個二手車交易高潮的開始。據中國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預測,至2020年,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將突破2000萬輛。
“這是一個超萬億的市場!”業內人士高呼。
正是這種可預期的巨大潛力,讓中國的二手車市場在近兩年之間受到創業者青睞,在產業鏈各個環節誕生了諸多新商業模式,并持續獲得資本市場的密切關注。
資本市場熱捧二手車
日前,二手車網絡拍賣平臺優信拍宣布,該公司完成新一輪約2.6億美元的巨額融資,投資方包括華平投資集團、老虎環球基金等多家投資機構。而此前,優信拍還獲得過君聯資本、DCM、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和騰訊等機構的多輪投資。
另一個二手車電商平臺車易拍則在2014年情人節當天拿到了C輪融資,該公司共獲得紅杉資本領投,晨興創投、經緯中國、中信資本等跟投的5000萬美元的投資。而算上A輪和B輪,車易拍累計融資額達到7500萬美元。
這兩家電商深耕于二手車行業眾多經紀公司中間,做的是二手車B2B業務。它們是二手車電商平臺的先行者,占據著市場先發優勢。按照易觀智庫9月1日發布的《中國二手車電商市場研究報告2014》所示,上半年二者的交易量占到全部市場份額的近70%。其中車易拍交易量約10萬輛,占48.7%;而優信拍交易量約4萬輛,占19.6%。
面對客戶C端的公司里,比如“車王二手車”,亦融到前國美董事局主席陳曉第一筆投資,而去年年底傳出其又拿到一筆融資的消息;另一家公司——大搜車在去年5月拿到了百萬美元A輪融資,跟著,當年9月又拿到千萬美元級別B輪紅杉資本等的投資;與大搜車C端寄售模式類似的優車誠品,今年年初獲得IDG資本近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
甚至,保險業巨頭平安集團也投身二手車市場,投資10億元成立了平安好車,立足于車源C1端,以“幫賣”的姿態同“開新二手車”一樣,做起了二手車生意。
資本市場對二手車行業的看好,化成熱錢涌入,促使二手車產業鏈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和變革的同時,也暴露出中國二手車市場的不足。
環節多 效率低
中國二手車市場,曾是“黃牛”深耕的地盤。
大搜車CEO姚軍紅認為,在二手車流通環節,每個人能力太小,所以要協作。在交易鏈條上,左邊是賣車,右邊是買車,中間是一堆黃牛,可能有三個到五個連接才能到對岸。一輛二手車的交易環節,從C1端出手到C2端接手要經過許多個B端的傳遞。每個環節都在輸出勞動力并增加了交易成本,造成交易效率低下,交易價格高企。“這個產業鏈的冗長不斷消耗人力成本,帶來巨大的效率下降。”姚軍紅說。
并且,中國的城市之間、城鄉之間巨大的差異導致二手車經常發生遷移的狀況。比如很大的一部分車源在北京賣不動,一定要運到甘肅才能賣得掉;而甘肅城市里車源必須要放到農村才能賣得掉。車易拍CEO楊雪劍把中國這種特殊的車輛轉移比喻為血液從中央血管到毛細血管的流通。
市場爆發在即
相較于成熟的美國汽車市場,其新車和二手車的銷售比例已經穩定在了1:3。作為新車銷售大國,如此龐大的二手車市場比率,中國未來是否能夠達到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羅磊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美國二手車市場成熟的信用體系和美國更為廣闊的用車環境造就了美國二手車的繁榮。“美國是地廣人稀,沒幾個大城市,大家都開車。而我們不一樣,別說都開車,都坐地鐵都放不下,汽車人均占有率更不會達到美國這么高,二手車能達到美國1:3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而什么時候達到一個平衡呢,我覺得有個前提,基本上維持一個新車銷量不再增長的狀態,比如2500萬或者2800萬輛/年,而這個時間點可能很快來到。保有量在不停增長,當達到2500-2800萬輛的年銷量時可能每年的凈增達到2000萬輛。而維持一段時間,等保有量不再增長,也就是進一輛新車報廢一輛舊車達到完全飽和狀態時才能達到平衡。這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2030年以后差不多,這個時候二手車市場會達到一個峰值。”
而楊雪劍認為,未來十年就會有一個二手車市場大爆發。
她的結論依據是,二手車是典型的存量經濟,市場的容量是由歷史的市場存量所決定的。倒回6年左右去看之前的汽車保有量和新車銷量,基本上就能折算出今天的二手車市場。而倒回六年,把新車交易曲線畫一遍,基本上就是錯后六年的二手車交易曲線。
研究一下新車的爆發,北京市第一次購買高潮出現在2003、2004年。而二手車一夜之間成為被關注的核心,是在2010、2011年。這意味著,當時北京第一批2003、2004年的二手車在北京市場上被釋放出來了;而全國的第一次購買高潮是在2008年出現的,2008年到2010年賣了5000萬輛車。這意味著2015、2016年這個節點會是一個全國二手車市場高速爆發的開始。正是因為在2008至2010年密集爆發之后新車的銷售也還是持續走高,新車銷售的曲線一直是上去的,那時接下來的十年正是我國新車銷售的黃金時間。所以未來,新車和二手車曲線走平之后,二手車甚至還會超越新車。
“接下來,至少是十年二手車的黃金時間。”楊雪劍很肯定。
互聯網思維的沖擊
互聯網可以實現全國一體更方便的交易平臺,互聯網的發達更是讓買賣信息很容易對稱。
像車易拍平臺,在三年的成長中保持了超過300%的增速,自2011年的幾千輛交易量增長至2013年的十萬輛也只用了三年。2C端平臺也有像車王、大搜車、優車誠品等公司,利用互聯網平臺展示車源,引流客源等,匹配線下資源,做C端的O2O模式;同樣還有某經銷商集團聯合國外在線銷售平臺做新車和二手車同平臺的線上線下全產業鏈銷售服務等。
楊雪劍向記者感慨:“在今年這個時間點,二手車行業讓我想起了當年的千團(團購)大戰。比如2014年開始,僅58同城一家就有三個團隊拿了創業基金。今年明顯感覺到資本的熱度和創業的熱度。而更早的時候,互聯網創業根本不看二手車。可能跟十年以前的我一樣,認為二手車就不是車。”
必須承認,是以車易拍和優信拍兩家為龍頭,才把這個市場給做熱了。正是這兩家從某種角度聯手完成了對市場基礎教育的工作,今年才會有那么多的資本關注,才有吸引互聯網內外的人投身二手車互聯網行業。而從去年開始,車易拍等先行者周遭陸續出現了很多競爭對手。
二手車行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前沿,無論是互聯網思維的注入,新模式的流行,還是資本的青睞,整個中國二手車行業或許不日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