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中國電動車百人會成員、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回顧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最近20年的發展歷程,并總結了過去幾年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和發展的成果和經驗。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今年年銷售總量有望突破6萬輛,其中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取得重大突破。”王秉剛透露,在整個新能源車消費結構中,以私人消費為主力的乘用車比例已經高達70%。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自主研發上的努力已展現出可喜成果,比亞迪、福田、宇通等一批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良好。”不過,王秉剛同時指出,當下和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仍面臨諸多現實困難和挑戰:“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總量與計劃推廣數量差距很大、可供市場選擇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嚴重不足,尤其是乘用車車型較少,產能有限,各種專用車多處于生產準備階段,加之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需要的矛盾突出,一些地方保護尚待破除,全國統一市場亟待完善,這些問題都亟待我們去解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第三研究室主任 王金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第三研究室主任王金照則從“國際能源供求關系及國際油價未來走勢”角度,重點論述了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環境和歷史性機遇。
“2013年11月,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了世界石油第一大需求國,并且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這一地位,如果不控制,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139億噸,到2030年則會達到161億噸,屆時,中國因使用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超過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而對于未來油價的走勢,王金照表示可劃分為三個階段,近期,油價已處于較低位置,但是不排除進一步下降的可能;中期,國有油價取決于美國頁巖油的成本;長期而言,則取決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
“目前來看,我國新能源技術進步非常快。比如,風電的價格現已與火電愈來愈接近,預計到2020年前后,我國將基本實現風電與火電平價。據預測,光伏發電將在2020年前后在銷售端實現平價。”
在隨后召開的圓桌論壇中,與會嘉賓圍繞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模、未來企業應該如何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創新商業模式以及政府應該如何打通新能源汽車發展環節中的“梗塞”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嘉賓們一致認為,在潛力巨大的消費需求面前,中國必將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浪潮,同時也將給來自全球及中國本土車企,提供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