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洗一次車,可沒幾天又臟了。特別是密密麻麻的黑色小顆粒,使勁擦都擦不掉。”
“在路口一家美容店洗車,結果老板還多收我5元,說白色車比較難洗。”
“這老板還說了,白車就這樣。要不就辦個套餐,常打蠟,包月120元,包年就稍微便宜點,1000元左右。”
杭州余杭區的車主王祺越,某兩廂車入手一個多月,牢騷滿腹,這幾天正在網絡上廣發“英雄帖”征集養護白色車身的良方妙計。
白色汽車養護有妙招
事實上,坊間有關白色車各種難“伺候”的說法由來已久。不耐臟、會泛黃、補漆色差特別明顯等等。
真是如此?汽車周刊邀請幾位專業人士來看看口口相傳的若干說法到底對不對。
平均四輛車中就有一輛是白色,跟王祺越有類似煩惱的車主,一定不在少數。
因為據汽車涂料行業巨頭PPG新近發布的一份全球汽車車身顏色統計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有四分之一的車輛為白色,超過黑色與銀色位居第一。具體到亞太地區,這個比例還略高些。
這已是白色車第三次蟬聯此份車身顏色統計報告的冠軍寶座。
白色車,尤其是新車到手時,好看,這是很多車主的共識;可同時白色車也最難“伺候”,這同樣沒什么異議。
于是,坊間就流傳著各種跟白色車有關的說法:比如,碰了擦了,修補后的色差會比其他顏色的車更明顯;又比如,到了一定年份,白色車漆必定泛黃,到時難看得要命。
這些事關“面子工程”的問題,對于剛買車或者特別在意細節的車主們來說,簡直難以容忍。
各種車主論壇里,還有一些過來人的“痛陳血淚帖”,告誡大家千萬不要買不耐臟的白色車。
說法一:白色車補漆色差更明顯
事實:珍珠白修補相當考驗技術
車在路上跑,哪有不刮不蹭的。當傷口大到傷及底漆,或者非常影響觀瞻時,便需要修補。
動力汽車俱樂部經理李茂朋這樣解釋“說法一”的原因:與其他顏色車漆相比,白色的覆蓋力相對較弱,對底漆要求更高,噴涂厚度也有非常嚴格的標準。
其中,尤以修補珍珠白“最有難度”,杭州2號車庫技術人員陳賽奇表示。
近年來,作為最受歡迎的車漆顏色,白色家族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乳白、米白;磨砂、高亮……珍珠白,正是其中一種。
與其他白色漆不同,作為一種金屬漆,珍珠白中添加有金屬粒子,比如鋁粒。這使得它比普通素色漆更難調配。
“手藝不精的技術人員噴出來,肯定會有十分明顯的色差,要不就是珍珠粉看起來不夠均勻,沒有原車漆的感覺。”陳賽奇說。
所以,如果要修補珍珠白,找技術精湛的師傅出手,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色差。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