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剛過大多數人還沉浸在這個西洋節日的濃烈氛圍中,再過幾天2014將一翻而過,新的一年拉開帷幕。12月是各行業各業比較繁忙的一個月,許多企業都忙著召開年會和新品發布會總結今年的得失并未接下來的一年做好規劃。對于汽車用而言2014年可謂一波三折,挫折不斷,行業同仁想盡各種辦法挽救頹勢仍舊壓力巨大。被眾多媒體熱捧的“千億級”汽車后市場如此尷尬是為何?新的一年我們又該怎么做?
今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4億,私家車雖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這巨大的基數也使得汽車后市場的的前景十分可觀。然而為什么汽車水量成倍增長汽車用品行業反倒沒有當年好做?原因大家都知道,產能過剩。
汽車用品行業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市場的調節作用,從最初的有產品就能賣到如今好產品還要喊破嗓子。這也是情理之中的,行業最初的可觀利潤加上進入門檻低使得汽車用行業的隊伍迅速壯大,在全國鋪展開來,汽車用品產品供應量迅速提升。在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大多企業積淀時間短,應對競爭的手牌較少;企業迅速回籠資金的迫切需求;為了迎合經銷商等原因汽車用品行業出現了價格戰的苗頭。另外,質監部門的監管更加嚴格,汽車用品行業在產品質量總體提升的實情下卻面臨著利潤空間縮小,行業名譽下降的尷尬局面。
那么2015年我們應該怎么做?其實很多汽車用品行業的所作所為已經給出了答案:收縮,務實。現如今行業面臨大洗牌的關鍵時刻,一不留神就與行業陰陽兩隔,堅持住最重要。現在的汽車用品行業不管是企業還是媒體都通過各種各樣的線上線下活動來增加產品的銷量,企業滿世界的跑展會,跑活動是家常便飯。行業媒體在現階段的主要作用還是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媒體的線上線下活動都是為了促交易。
品牌作為行業的發展一個大的方向,汽車用品行業對他可謂是愛恨交加。行業為應付市場已經筋疲力竭,除了大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有所建樹和心得外行業總體的品牌意識還不強。品牌的作用只有在行業逐漸成熟之后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作用。品牌是實力,是積淀,是文化,非一朝一夕之事,容不得心急。在行業風云變幻的今天,品牌建設不是口頭說說,而是需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精神去苦心經營。
在行業整體浮躁的今天,從表面上看行業在拼銷量,其實更深層次的是拼意識。2015年我們更加需要務實和有遠見的企業來撐起行業的脊梁。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