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也是南京金龍在2011年轉型新能源客車后的崛起之時,成功躋身純電動客車銷量前三甲。
據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介紹,“2014年南京金龍營業額將近20億元,80%以上是新能源車。而且新能源車將一直作為主打業務,未來目標是達到95%以上的占比。”對這個領域的看好讓黃宏生信心十足,他希望“三年內實現80億元到100億元的純電動車營業額”。
在1月13日-14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司長劉小明表示,未來五年力爭全國城市客運每年新增新能源客運汽車五萬輛。在五萬輛的份額中,黃宏生坦言,“我們屬于后來者,能夠占到1/10是比較穩健并有希望達成的一個目標。”
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
南京金龍曾是廈門金龍加工中型客車的企業,以往貌似名不見經傳,此次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的突出成績,在吸引人們關注企業本身的同時,也使目光聚焦于沉寂多年后二次創業的董事長黃宏生身上。
黃宏生曾經一手創辦了主流家電企業創維集團,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波折和沉寂后,于2009年創立了投資公司創源天地。然后在2011年與廈門金龍、南京東宇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關于南京金龍三方重組協議書》,黃宏生成為南京金龍最大股東,出任董事長。
二次創業之所以跨入全新領域,黃宏生稱是從手機電池的發展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機會。雖然當時政策和市場都不明朗,“但是我們從IT技術的前瞻性看到某種跡象和可能,所以大膽賭博全身心投入,經過四年艱苦的黑夜中的摸索和挫折,終于跟產業和國家政策兩個洪流結合起來,搭上了新能源汽車這個班車。”
從技術的角度分析未來的趨勢,南京金龍未雨綢繆提前若干年進行準備、熱身、調研,然后投入。如黃宏生所言,“等風起了你肯定來不及了,豬都飛走了,你怎么飛?”四年醞釀得來今日的成績。
現在南京金龍以純電動為主要技術路線,同時也有插入式混合動力,并且為了適應不同需求,將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形成模塊化,在技術上整合。
比亞迪之前"用投資換市場",來破解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黃宏生稱南京金龍選擇的是"特斯拉的路線——最優集成"。"我們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里面比如電池、電機、電控以及做運營租賃的這些戰略伙伴合作,利用優勢互補來抱團打天下,目前取得比較大的成功。"
黃宏生相信,"未來三年南京金龍整體銷售規模將會持續高速成長,公司重點會放在三個領域。一是純電動客車,包括公交車、城鄉中型純電動客車等。中國現在的公交車保有量是50多萬輛,到2020年我認為都要逐步更換成新能源汽車,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二是瞄準企業客戶的10座到16座輕型客車,在純電動化以后,可以幫助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現在存量估計有500萬臺,每年的增量是80萬臺。
第三個領域是微型純電動物流車,現在每年物流燃油車有三百萬臺。南京金龍瞄準這個商業領域,在純電動化方面進行投入,參與產業的高速發展。
和許多新能源車企一樣,目前南京金龍對國家新能源政策補貼同樣存在依賴。"盡管新能源汽車的盈利性不高,但是能夠在盈虧平衡之上,至少不會虧本。如果虧本,國家補助肯定就等于是不到位了,這個補助經過將近六年醞釀,應該說還是比較科學的。"
最近公布的新能源汽車2016-2020年補助政策意見中提到,新能源汽車補助將逐年降低,黃宏生認為這是對產業的短期行為轉化成中長期的部署,政策的連續性從國家層面來講已經是比較明朗了。
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像樂觀預測的趨勢那樣不斷擴張,黃宏生希望未來南京金龍能夠通過上市來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他認為上市能夠給團隊股份落實,并且能夠在產業方面實現升值。"我現在控股的公司擁有南京金龍80%以上的股份,有足夠的資源能夠讓我們的核心團隊擁有股權。"屆時,黃宏生希望依然維持第一大股東的身份,但股份只要保留1/3就夠了,繼續在多元股份持有的背景下,借助廈門金龍等股東的支持,實現南京金龍的不斷成長。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