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全國“兩會”時。每年全國“兩會”都吸引著國內外無數關注的目光,社會各界渴望從中解讀新的政策風向標,以判斷自己關注的行業下一步走向。作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受政策影響極大,全國“兩會”自然牽動著每一個汽車人的心。
2015年被稱為中國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霧霾、擁堵、停車難、亂收過路費、出租車行業壟斷等老生常談的問題是否在今年得到解決。往年呼聲雖然很高,但關于如何治理,如何優化卻鮮有建設性意見。
其實道理都懂,不是不會改,而是不能改,不敢改。因為其中的利益鏈條、政治因素盤根錯節,以至于牽一發而動全身。但立法更加合理化、監管更加嚴格化則是眾人的呼聲,也是成熟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
立法合理化
立法更加合理化,不是采用鐵血手腕一刀切,也不是庸庸碌碌不作為,而是更開放,更自由。
就以出租車行業改革為例,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連續三年提出關于出租車體制改革的提案。但到目前為止,進展極其緩慢,對于呼聲很高的打破壟斷、完善出租車準入制度等,還沒有根本性動作。
而筆者所述的立法更加合理化既不是取消份子錢,也不是打破出租車牌照的壟斷式管理。而是給予新興科技公司和優秀的產品提供足夠的保護,通過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加以扶持。以市場手段倒逼行業改革。
正如滴滴、快滴等軟件推出專車業務后,整個出租車市場陷入恐懼,既得利益車寢食難安,許多地方政府將其定性為黑車進行嚴打,試圖維系原有利益鏈條。
立法合理化應在此時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應該明確立場,鼓勵發展多樣化約車服務等多項原則性要求。同時應該制定出臺行業統一標準,并進行嚴格監管,以保證其健康合理發展。
政策應大力扶持
城市道路擁堵等問題,也是兩會期間熱點討論話題,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新注冊汽車2188萬輛,保有量凈增1707萬輛,兩項指標均達歷史最高水平, 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汽車1.54億輛。
與此同時,有限的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與不斷增長的城市交通流量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已成為社會公眾感觸最深、影響最大且難以回避的問題。
而目前,針對如何緩解交通擁堵,政策上僅僅是通過限行限購的方式對民眾進行限制和約束。但與此同時又催生出“搖號”難、買車難等問題。可謂拆東墻補西墻。
我們再來看一組來自美國的數據。一輛汽車從生產出來直至報廢,95%的時間處于停駛狀態。使用率不足5%。在5%里面再細分,只有2.5%時間是正常駕駛。0.8%時間用于找停車位。0.5%時間擁堵在路上。
95%的停駛時間如果能合理利用將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正如當下十分火爆的C2C租車業,一方面為租車者提供了便捷的汽車服務,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車主的收入。同時還有效的提高了閑置車輛的使用率。
對于道路擁堵,隨著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智能導航等先進技術的發展,擁堵狀況、行駛距離以及環境污染等方面都將有所改善。
對于這些具有前瞻性,能夠促使行業深化改革,并可以解決社會矛盾的新興科技產品,國家應該大力扶持,并在政策、資金等各方面提供幫助。
監管嚴格嚴防貪腐
再來說說霧霾,近日柴靜拍攝的記錄片《穹頂之下》引起極大的反響。
據該片介紹,現在每天約8萬輛柴油車夜間進京或過境(繞六環),這些柴油車,貼的是“國四”、“國三”的標,但為了降低成本,配置卻是“國二”甚至“國一”。按照視頻里北京市環保局官員李昆生的說法,90%的柴油車都在環保造假,這已經是整個行業的秘密。
根據環保部的數據,即使是一輛達標的“國四”柴油車,其排放的氮氧化物(霧霾重要組成部分),就相當于90輛“國四汽油轎車”,但如果這是假“國四”柴油車,則其排放約等于200輛“國四汽油轎車”。
那么這每天約8萬輛柴油車其排放遠超北京全市所有車輛(540萬輛)同時行駛帶來的后果。有媒體也進行過深入的調查,“國四”造假早已滲透到相關政府部門,只要給錢就能輕松獲得相關認證。行業現狀亟待整頓。
雖然國家政策法規已經出臺,但由于監管不到位,從而導致腐敗現象叢生,霧霾等環境問題也得不到有效治理。
總結
開明自由的政策將有效刺激新興產業及科技產品的研發,加以扶持并合理利用,不但能夠有效解決社會問題造福于民,還能從根本上去除行業弊病。另一方面,對于對于政策出臺后的監管則應該從嚴,不僅要對行業進行監管,也要對法規的執行者進行監管。整治腐敗,杜絕監守自盜。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