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安自主新車2015款奔奔正式下線。值得關注的是,該新車全面轉產長安鈴木工廠,合資公司的工廠代工自主品牌車型,這在國內汽車史上并不多見。雖然長安鈴木代工新奔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長安汽車(微博)因銷量的持續增長而導致產能不足的問題,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在中國市場長期停滯不前,已經使得長安鈴木的產能嚴重過剩。業內普遍認為,如果長安鈴木未來不改變戰略,其將徹底淪為長安汽車的代工廠。
長安新車轉投鈴木中國工廠
3月20日,長安鈴木生產的奔奔正式下線,此后,消費者購買的長安奔奔轎車,雖然仍掛著長安汽車的標志,但生產廠商已經變為了長安鈴木。長安汽車產品策劃部部長譚本宏表示,今年1月開始,長安汽車就已將奔奔在長安鈴木工廠試生產。長安鈴木代工的奔奔,將和外界熟知的奧拓合用一條生產線。未來,長安鈴木將每年為長安汽車代工4萬輛奔奔。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認為,長安汽車與合資伙伴生產線共享,有利于經驗分享,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達到資源配置的優化,同時這也反映出長安汽車產品與合資水準已經平分秋色。“從去年開始,我們的銷量高速增長,一直處于產能不足的狀態。”朱華榮表示,現在長安五工廠已實現滿負荷生產,但產能只能達到40萬輛,僅能滿足制造逸動和CS35兩款產品,實在沒有“空間”生產奔奔,產能已成為制約長安汽車發展的瓶頸。
長安汽車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累計銷售汽車254.41萬輛,增長19.86%。其中,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77萬輛,同比增長39%。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時發現,由于產能不足,目前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部分車型的車源在經銷商處十分緊張。去年4月上市的SUV車型CS75至今依然熱銷,4S店中的現車并不多,消費者購買該車型需要預定。同時,另一款小型SUV CS35的車源也處于緊張狀態。在北京海淀區的一家長安4S店,當北京商報記者詢問CS75是否有優惠時,一位銷售人員表示,目前該車型沒有任何優惠。“由于長安產能不足,CS75上市一年來一直處于車源緊張的狀態,不加價就不錯了,更別提優惠了。”該銷售人員坦言。
同時,目前長安奔奔在經銷商處能夠優惠5000元,現車也并不多。銷售人員表示,雖然長安奔奔比不上CS75等熱銷車型,但4萬多元的售價配置卻不低,吸引了一大批此前欲購買長安鈴木奧拓的消費者,因此長安奔奔一直處在銷量攀升期。
長安鈴木發展停滯不前
雖然新奔奔轉投長安鈴木工廠對長安自主來說是件好事,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長安鈴木在華發展多年停滯不前,導致其產能出現了嚴重過剩。
目前,長安鈴木已建兩個工廠,第一工廠總產能為25萬輛,第二工廠一期工程第一步投資總額為23億元,即將完工,可提供10萬輛的整車年產能。二期建設完成后,整車年產能將達到25萬輛,預計將于2015年完工。建成后,長安鈴木將實現生產能力翻番,從目前的25萬輛提升至50萬輛。但按照長安汽車2014年產銷數據,長安鈴木制造汽車約16.95萬輛,這意味著,長安鈴木產能的利用率還不足50%。
值得關注的是,與長安自主品牌部分車型熱銷的現狀相比,長安鈴木的銷售情況卻并不樂觀。在北京一家長安鈴木4S店,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店內并沒有前來看車的消費者,店外的停車場中擺放著大量的庫存車。該4S店負責人介紹,目前長安鈴木銷售的4款車型中,SUV車型鋒馭的銷售情況最好,能夠占到該店總銷量的40%左右。據了解,目前鋒馭優惠金額為1.3萬元,置換還能享受5500元的企業補貼。“去年長安鈴木奧拓和雨燕兩款車型的銷量最好,但是隨著微型車市場的逐漸萎縮,今年開始兩款車型的銷量直線下滑,而曾經熱銷的天語SX4,由于長期沒換代,現在已經優惠2.5萬元,但一個月也賣不出幾輛。”該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去年底上市時被長安鈴木寄予厚望的啟悅,銷售情況也并不理想。據了解,去年12月,長安鈴木宣布啟悅上市后,4S店在今年1月才有現車進行銷售,銷售人員表示,從啟悅上市到現車到店,中間有一個月的時間4S店處于無車可賣的狀態。“消費者來看啟悅,我們只能說現車快到店了,結果一批急于換車的消費者改買了其他品牌的車型,當初鋒馭上市時也經歷過同樣的情況,上市一個月后現車才到店,錯過了‘趁熱打鐵’的時機,消費者會很快轉投其他品牌。”該銷售人員坦言。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啟悅各款車型并無優惠,只享受4000元的企業補貼。銷售人員表示:“由于啟悅剛上市,通常廠家不會馬上進行優惠,但按照目前該車型的銷售情況,優惠是遲早的事。”
或將徹底淪為長安代工廠
1993年,長安汽車和鈴木共同出資開設長安鈴木工廠,當時長安汽車為鈴木代工微車,憑借著當時的技術優勢,鈴木一舉進入中國市場。然而,經過20年的發展,鈴木目前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顯得落后了市場半拍。業內普遍認為,已有22年合資歷史的長安鈴木,由于近年來新品導入較少,導致發展步伐放緩。
去年底才履新長安鈴木常務副總經理的蔡勇表示,A級車市場、A0級車市場及SUV市場將成為長安鈴木重點發力的市場。到2025年,長安鈴木每年至少有一款全新的產品投放中國市場。
此外,經過多年的博弈,2014年10月15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鈴木株式會社受讓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1%股權事項支付的價款2845.98萬元,并完成了股權交割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至此,長安鈴木由長安汽車控股51%,變更為長安汽車持股50%,鈴木株式會社與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股50%。
但業內對長安鈴木的發展前景并不看好,“長安鈴木每年都會對外宣布將大力發展中國市場,推出多款新車。但事實證明,這些規劃僅僅停留在口號階段,長安鈴木已經錯過了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最佳時機。”汽車業內專家蘇暉說。
在新產品推出緩慢及產能閑置的情況下,長安鈴木“無奈”地與長安汽車達成協議,由長安鈴木工廠生產長安自主轎車產品——全新奔奔,充分利用長安鈴木現有產能。
朱華榮表示,新奔奔交給鈴木代工的好處就是,既解決了長安乘用車產品線龐大、產能不足等問題,又解決了合資企業產品不足、產能富余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合作,雙方將最終實現共同獲利。
蘇暉認為,合資公司生產自主品牌產品在國內十分少見,這對國內自主品牌來說是件好事,但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鈴木在中國市場的無奈。據悉,鈴木和長安的代工協議,僅是一個新合資合作模式的嘗試,如果效果良好,長安汽車旗下其他小型車未來也有望由長安鈴木代工生產。“如果長安鈴木在未來不能迎頭趕上,那其將徹底淪為長安汽車的代工廠。”蘇暉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