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的“降價潮”可謂一波接著一波。近日,國內兩大汽車集團一汽和上汽流出的內部員工優(yōu)惠購車方案,大有開啟今年第三波大規(guī)模降價潮的趨勢。
驚人的內部員工價
從一汽集團員工內部購車方案來看,此次讓利的品牌幾乎涵蓋了一汽集團旗下所有的乘用車品牌,具體包含有紅旗、奔騰、一汽-大眾(含大眾品牌和奧迪)、進口奧迪、一汽馬自達和一汽本田,當中讓利幅度較大的當屬旗下兩大豪華品牌,紅旗和奧迪。
根據方案,紅旗最新推出的19款紅旗H5內部優(yōu)惠幅度高達兩萬多元,入門型動版的內部價僅需12萬多,頂配智聯御動版的則為16萬余。
較之紅旗品牌兩萬多元的降幅,奧迪全系的讓利空間更具誘惑。以全新奧迪A3為例,其低配車型在市場指導價的基礎上直減5萬多元,內部購車價低至13萬余元,而其頂配版車型降價超高7萬,員工到手價僅需18萬。另外,幾款明確標注為“國五"的車型讓利幅度也較大,主要集中在大眾品牌,分別是高爾夫、邁騰和全系一代CC。
而上汽集團員工購車方案更是基本涵蓋了上汽集團旗下的乘用車品牌,包括別克、大眾、雪佛蘭、凱迪拉克、斯柯達、榮威、五菱等,具體車型的降價幅度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當中仍以豪華品牌凱迪拉克的讓利空間最大,絕大部分版本的降幅在10萬元上下。
市場業(yè)績承壓
在經歷了1、3月的“降價潮”后,以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為代表的集團型車企甚至開始將目光瞄準了自己的員工,優(yōu)惠驚人的內部員工價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場形勢的嚴峻和企業(yè)的業(yè)績壓力。
根據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車市銷量繼續(xù)下滑,且跌幅有所擴大。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達633.57萬輛和637.24萬輛,同比下降9.81%和11.325%。其中,乘用車跌幅較大,產銷分別為522.73萬輛和526.28萬輛,同比下降12.42%和13.72%。
慘淡的銷量也直接反應在了車企財報上,日前,蓋世汽車統(tǒng)計了A股13家及港股1家上市車企的一季度財務數據,其中過半企業(yè)的營業(yè)收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海馬汽車、一汽夏利等均出現了利潤下滑或虧損。
“國六”實施在即
此外,即將實施的“國六標準”也是迫使此次上述車企大規(guī)模降價清庫的重要原因。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已有13個省級行政單位宣布提前開始執(zhí)行國六標準,提前時間至少超過一年。另有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等地宣布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執(zhí)行國六b標準,直接跳過國六a階段。另據了解,與國五排放標準限值相比,國六b標準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限值分別下降了50%和42%,可以說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嚴格的排放標準之一。
上汽在其公告中即明確說明:促銷就是為了銷庫存,且上述銷售車輛價格僅針對國五車型、有限期截止6月10日。盡管如此,該方案還是調動了不少上汽員工的購車積極性,不少人6點多就到單位排隊開證明。同時,如此驚人的優(yōu)惠幅度也引起不少有購車需求的外方人士注意,有人甚至寄希望于通過內部員工進行“代購”。不過,下有對策,上有政策,據上汽員工透露,集團為了嚴堵漏洞,每天都會出補充規(guī)定,如“要求1年之內不能過戶,先全款付清,1年以后再做差額退款”。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