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晚間,小康股份對外發布了《小康股份關于全資子公司引入投資者的公告》,公告稱,擬引進重慶金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金新基金”)對全資子公司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金康新能源”)進行增資,擬增資金額為9.6億元。
作為小康股份全資子公司,同時也是其在中國市場造車的主體,金康新能源近年來經歷了三次注冊資本調整。2017年4月,金康新能源注冊資本從3億元增至10億元;2018年7月,小康股份再次對金康新能源進行增資,金康新能源的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40億元,當時的資金來源于小康股份的自有資金和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
不過,與前兩次調整后小康股份均100%持有金康新能源股權不同,此次增資完成后,金康新能源將由全資子公司變為控股子公司。
對此,小康股份方面表示,公司是基于發展新電動汽車的戰略,擬引入外部股東優化資本結構,本次增資擴股不會導致公司的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發生變化,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況。
據了解,本次增資完成后,金康新能源的注冊資本由40億元增加至49.6億元。小康股份的持股比例從100%減少至80.645%,新進股東金新基金持股比例為19.35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進股東金新基金成立于2019年6月20日,普通合伙人(GP)為重慶渝富資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重慶承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二者實際控制人可以分別追溯至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這意味著,此次入股金康新能源的股東金新基金代表了地方國資。
金康新能源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金新基金增資行為主要是地方政府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且小康股份在公告亦明確提到,在重慶市委市府大力支持民營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及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政策下,金新基金基于看好公司新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擬增資公司全資子公司金康新能源。
金康新能源生產項目于2018年9月獲得工信部審批,成為第9家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審批的“雙資質”生產企業,可謂邁過了造車生涯上最重要的關卡。
但是,與眾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一樣,金康新能源的經營情況并不好。相關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度,金康新能源營業收入約為0.26億元,凈利潤虧損約8.52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金康新能源營業收入約為0.11億元,凈利潤虧損約2.06億元。截至2019年3月底,金康新能源總資產為63.95億元,凈資產為30.16億元。
金康新能源方面表示,公司盈利狀況不好主要是因為去年公司建造智能化工廠上投入巨大,產出較少所致。據了解,金康新能源智能工廠總投資25億元,于2018年11月29日啟動試生產,首款量產車計劃2019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