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福特在印度市場占較小份額,但是美國車企紛紛低頭聯姻下嫁,也是趨勢。
據美國汽車新聞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福特或考慮將其在印度的資產轉移給與馬恒達組建的合資公司。究其原因,在于此前的20多年里,福特未能在印度這個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取得實質性進展。
早在2012年,福特曾提出要使印度在2020年之前成為其全球三大市場之一。
但事實證明,印度市場頗具挑戰性。福特在印度市場投資了20億美元,但是其市場份額卻不到3%,因此其回報率可能很低。不過,這筆交易讓福特得以繼續留在印度這一廣闊的市場,同時也可以與馬恒達分擔財務負擔。
福特首席執行長韓愷特(Jim Hackett)正在領導一項價值110億美元的重組規劃,并削減處于虧損狀態的海外業務。由于福特近年來員工數量增加,并加大了在工程和開發方面的支出,公司成本一直在攀升。例如,在關鍵的工程、研究和開發領域,福特去年80億美元的預算比通用汽車高出近10%。然而,通用汽車比福特在全球的銷量卻要多得多,而且擁有更先進的電動車。
知情人士稱,馬恒達是印度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將擁有新合資公司51%的股份。而福特將獲得平等的投票權和董事會席位。該合資公司最早將于下周對外宣布,但該公司并不包括福特全球業務服務部門以及生產專供出口的發動機的薩納恩德工廠。
事實上,全球其他汽車制造商在進軍印度市場時也面臨一系列挑戰。比如,通用汽車兩年前取消了在印度的10億美元投資,并停止在印度銷售雪佛蘭車型。而該市場目前主要被鈴木占據,而鈴木在印度的合資公司憑借強大的經銷商網絡和遍布全國的維修商店占據了印度主要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印度的汽車行業正面臨十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關廠裁員頻傳。
不過據悉,福特和馬恒達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而且談判可能破裂。雖然路透社在今年4月也報道了關于雙方組建合資公司的消息。
按照展望,新合資公司將持有福特在印度的大部分資產,包括其在印度的兩家汽車廠。追溯歷史,自印度實現自由經濟后,福特成為首批進入印度市場的車企:福特1926年進駐印度,但又于50年代關閉了其在當地的業務。
“福特堅持擴大其在印度市場的客戶群基礎和產品組合,并將繼續堅守在印度市場,力爭為印度和全世界制造業做出貢獻”,福特發言人 Lori Arpi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不過,他拒絕透露細節,馬恒達也拒絕置評。
如果交易達成,對馬恒達而言,其可以借助旗下的品牌在一些發展中的市場出售福特車輛。此外,福特與馬恒達還在共同研發于印度市場出售的中型多功能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