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2022國際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在大會開幕式上,清華大學教授、電動汽車聯盟線控制動與底盤智能控制工作組主任張俊智發布了電動汽車智能底盤路線圖。該路線圖凝聚了線控制動與底盤智能控制工作組50多家單位、100余位專家的集體智慧和心血,歷時一年半,經過充分的溝通交流、碰撞融合而形成。在今年3月份形成初稿,并面向全行業征求意見,在此基礎上成立統稿組,不斷修改完善,于10月份成稿,預計2023年正式出版。
電動汽車智能底盤路線圖的體系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介紹了編制組對智能底盤背景現狀、智能底盤定義與屬性、智能底盤總體路線圖的認識;第二部分包括乘用車智能底盤總體發展路線、乘用車智能底盤的組成、乘用車智能底盤的控制、乘用車智能底盤的冗余;第三部分介紹了商用車智能底盤總體發展路線、商用車智能底盤的組成、商用車智能底盤的控制、商用車智能底盤的冗余;第四部分包括線控制動系統的技術路線和線控轉向系統的技術路線,其中線控制動系統包括線控液壓制動系統、線控氣壓制動系統、線控電子機械式制動系統;第五部分介紹了智能底盤開發測試平臺的技術路線和智能底盤標準規范的技術路線。
電動汽車智能底盤路線圖提出了智能底盤的定義,認為智能底盤是為自動駕駛系統、座艙系統、動力系統提供承載平臺,具備認知、預判和控制車輪與地面間相互作用、管理自身運行狀態的能力,具體實現車輛智能行駛任務的系統。在此基礎上對智能底盤的基本屬性進行了梳理。路線圖中提出,隨著底盤技術的變化,整個底盤的基本屬性也要進行重構,主要體現在安全、體驗和低碳三個方面。安全包括傳統主被動一體化安全、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體驗包括車控協同提升駕乘體驗以及自迭代的個性化駕乘體驗、數據驅動專業駕乘體驗。低碳方面包括低能耗行駛、部件能耗、域控計算平臺的能耗以及傳感部件能耗等。
電動汽車智能底盤路線圖確定了智能底盤的發展目標,總體目標是2030年智能底盤達到產品一流、技術引領。具體的,到2025年,裝載自主品牌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的智能底盤在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實現批量應用,智能底盤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部件產業鏈實現自主可控。到2030年,自主智能底盤和線控執行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初步形成品牌效應;智能底盤總體達到國際先進,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智能底盤形成完整的自主可控產業鏈;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電動汽車智能底盤路線圖將為智能底盤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發揮引領作用。后續工作組將持續地對路線圖進行跟蹤、評估,適時進行修訂,確保能夠持續地指導智能底盤技術發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