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通知,驟然刮起車市嚴打風暴。

日前,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三部委下文嚴懲4S店違規行為,劍指搭售、“返利”、“好處費"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三部委下文嚴懲4S店違規行為
2010年8月13日來源:本站編輯

一紙通知,驟然刮起車市嚴打風暴。

日前,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三部委下文嚴懲4S店違規行為,劍指搭售、“返利”、“好處費”等“潛規則”。

相關通知表示,將制止汽車品牌經銷服務店(4s店)違背購買者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嚴查為消費者辦汽車按揭、保險時收取“返利”、“好處費”等商業賄賂行為及汽車銷售、汽車配件生產經營中,存在生產、銷售、使用假冒偽劣汽車配件的行為。

隨著整車銷售利潤逐年下滑,汽車4S店利潤重心已從銷售轉向了維修、保險、金融、加裝等業務項目,而這些業務中的行業“潛規則”也普遍存在,由三部委聯合發出的政策“強力棒”,涉及到與汽車零售業相關的各大行業,不僅對品牌經銷商的經營行為的規范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經銷商利潤帶來較大沖擊,4S店賴以生存的產業鏈、利潤結構有望被重新調整。

■嚴打對象一

加價、搭售

表面上看,加價、搭售是由4S店發起,但車廠也在背后推波助瀾

無論車市處于淡季還是旺季,總有部分熱銷車型存在加價行為。為制造“緊張”氛圍,經銷商、車廠往往營造出車型熱銷、產能不足的情景,刺激車主為提早拿車額外支付費用,如搭售原廠裝潢包、加價銷售等。

目前,絕大多數廠家對加價提車的官方態度是絕不鼓勵或者明令禁止,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監督機制,而加價車型的市場需求大,經銷商的加價風屢禁不止。換句話說,“熱銷車加價賣”已經成為業內公開的潛規則。表面上看,加價行為是由4S店發起的,但不可避免,車廠也在背后推波助瀾。“饑餓營銷”已被車企們看作屢試不爽的“炒作”手段。因此,即使廠家完全具備生產的產能,也會有意讓市場保持著適度的饑餓感。當產品“供不應求”時,終端市場的加價現象也就非常正常了。

據業內人士透露,規模越大、銷量越好的經銷店,往往擁有更多的汽車配額,沒有加價的消費者預付定金后,常被告知四五個月后提車,如果所訂車型提前到店,經銷商并不會及時通知車主,而是將車賣給同意加價的消費者,隨后經銷商將在第一時間訂購一輛相同的車型,伺機尋找下一個贊同加價的車主,直到沒有辦法拖延,才按指導價將車賣給最早沒有加價的消費者。

對于加價、搭售行為,經銷商則認為是平衡了銷售整體利潤。“消費者只看見經銷商提高利潤的時候,沒有看到經銷商虧本賣車的時候。”但無論如何,經銷商為提高利潤向消費者加價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專家分析,隨著汽車產品的豐富,汽車零售行業的銷售利潤下降是必然趨勢,而作為4S店而言,提升盈利水平更多的決定于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加價現象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同時損害了車企的品牌形象。

■嚴打對象二

零配件“掛羊頭賣狗肉”

“原廠配件利潤只有百分之十幾,而副廠配件利潤高達30%-50%!”

消費者到汽車品牌經銷店進行維修、保養,除了看重專業技師的維修技能外,還因為信任經銷商的配件品質。但在實際中,品牌經銷店“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并不少見。甚至一些4S店還公開兜售副廠配件。

汽車零配件主要可分為四類:原廠配件、正規配件、副廠配件和舊車配件,各類配件之間的價格差異較懸殊。原廠配件,又名“純正”配件,由汽車生產廠家授權委托生產的配件,可以打上整車LOGO標志,并在整車廠的服務渠道供應,但價格普遍偏高。正規配件大多指零配件配套廠的經銷商流出的配件,品質上與原廠配件相當,但價格會便宜20%左右。副廠配件,又被稱為仿真件,這是指沒有得到廠家授權的零配件企業生產的汽車零件。雖然外形上非常接近,但在品質上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劣質產品甚至嚴重威脅到車輛安全性與可靠性。副廠配件的價格差異也較大,通常比原廠配件價格便宜30%—50%。而舊車配件則是舊車上拆卸下來進行二次使用的配件。由于沒有專業的舊件檢測機構,且舊件市場流通著較多水浸車、報廢車,令這類配件品質難以保障。因此價格也最便宜,往往不足原廠配件的10%。以記者目前使用的1.6L老款POLO的電子助力泵為例,原廠配件要5000元左右,副廠配件只需3000元左右,而舊車配件價格為300—1200元不等。

在4S店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前兩類配件,但在一些不影響維修品質的地方,如翼子板、保險杠、油漆、玻璃等上,也有可能使用價格便宜的副廠配件。業內人士透露,目前,4S店爭奪客源已經白熱化,而過高的經營成本與利潤達成指標令許多職業經理人不得不在透明的工時費基礎上,想一些“偏方”來提高盈利水平。“原廠配件利潤只有百分之十幾,而副廠配件利潤高達30%-50%!”在利潤的誘惑下,許多4S店非原廠件的使用比例逐年攀升,甚至有4S店明目張膽地銷售副廠配件。

雖然標榜純正配件的4S店中公開銷售副廠件是被車廠明文禁止的,但不少經銷商仍然或明或暗進行操作。車齡已超過八年的老車主陳先生有段難忘的經歷,去年在車輛維修時,服務顧問提供了兩套方案,當他表示出原廠配件維修費用太高時,服務顧問立馬給出另一套更經濟實惠使用副廠配件的維修方案。更多情況則是消費者在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維修站強制執行了“貨不對板”的待遇。

三部委已明確將對4S店維修服務中的混亂現象進行肅清,同時還將積極推行“質量三包”政策,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專家提醒,消費者在維修時也應該具備一定的維權意識,例如,配件更換時應該查看包裝上的品牌LOGO與配件名稱,而維修過程中也需要對一些不必要的維修項目進行拒絕。

■嚴打對象三

車險、車貸“返點”

相關人員之間互拿“返利”、“好處費”現象比比皆是

經銷商銷售車險,均可獲得保險公司給予的部分“返點”,這一現象早已在車市中存在多年。但某經銷商保險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返點”是經銷商可獲得的正常利潤,與通知中的車險“返利”并非同一概念。他解釋,目前新車保險7成以上是通過經銷商售出,同時經銷商還為客戶提供包括車險銷售、咨詢、代理理賠和維修的一條龍服務項目。所以大多數經銷商已成為保險公司的合法代理商,所謂的“返點”則是經銷商的車險代理費,而這些利潤經銷商都需要向保險公司開具相應的發票。

那么在4S店的車險業務中是否存在商業受賄現象呢?記者了解到,保險公司與經銷商之間的確存在許多“潛規則”,特別是在前幾年保險行業管理不規范的背景下,相關人員之間互拿“返利”、“好處費”現象比比皆是。“推銷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求著經銷商,保險理賠的時候經銷商又求著保險公司。”在利益關系下,車市中的“潛規則”很難根除,但也有明顯轉好的趨勢。例如,保險公司要求經銷商對利潤開具發票后,較好地遏制了部分地下交易。

而在消費者購買保險時,最看重的是理賠服務。如果保險公司能夠制訂統一的理賠方案,且理賠金額與實際賠付額沒有差異的話,消費者并不排斥在4S店以外的保險代理點購買車險。

另外,汽車金融雖然占銷量比例不高,卻已成為經銷商單筆利潤較高的業務。隨著房貸下降,銀行車貸業務占據了個人信貸的主要份額。目前,廣州的多家汽車集團已直接與銀行取得了合作,不僅車貸效率、服務提高,而且業務利潤也更豐厚。

經銷商在車貸業務中不僅可向消費者收取按揭手續費,從銀行代理公司拿到“返點”,還可以賺取消費者的上牌利潤及車險利潤等。以10萬元飛度[綜述 圖片 論壇]的辦理三年期信貸為例,首付3成向銀行貸款7成,經銷商可收取手續費2000元,從銀行返利1000元,上牌及車險利潤2000元,累計利潤達到了5000元,占車價的5個百分點,利潤遠遠高于整車銷售利潤。據悉。目前飛度的銷售利潤不足1000元。

■行業回應

全國汽車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發布質量公約十條(摘要)

二、在消費者自愿委托經銷商辦理購買汽車貸款按揭時,不得收取金融服務公司、擔保公司返利、好處費等商業賄賂行為。

三、在消費者自愿委托經銷商辦理購買汽車保險時,不得收取保險公司所謂“返利”、“好處費”的商業賄賂。

四、嚴格按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銷售帶有標注產地、產品名稱、代理商(經銷商)及產品合格證等標識的產品。不得銷售無產品合格證、廠名、廠址的假冒偽劣配件維修機動車。

九、制止違背汽車消費者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

TAGS:車險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